9、产品 产品是自己研发还是代理别人的?如果自己研发的,和竞争对手比怎么样?如果代理别人的,进价如何?我们就吃了亏,进价不是个确定的数字,而是上游公司老板承诺,大家共分利润,抛去生产成本,大家对分。生产成本是多少?很低很低。给个例子,物料成本+产品折旧等等,算算大概是几块钱,而他们也口头承认大约是几块钱,我们觉得利润不错。后来,等上了这船了,再看看船老大的脸色?那就不是几块钱,是几十块钱了。一个产品单价就是卖100,刨掉30,剩70,对半的利润是35,再刨掉项目运作成本,已是微利经营了。 本来是个专业市场,做的人不多,我们想靠着销售的能力去拿下,因为上游公司也弱,没有独立开拓市场的决心和能力,这本来是挺好的事情。花了半年时间,有了突破,拿了单子,去算账的时候,船老大的算盘珠子一阵啪啦,就只剩一点了。如果有市场,将来也是他的,因为客户信息他都有。 10、市场熟不熟悉?不熟悉的市场,先准备好学费。 不熟悉的市场是一定要交学费的。这一点,很多人都心存侥幸。比如我现在就有个朋友刚出来创业,准备做金融方面的生意,自己投入也不小,他也是这么想的:我已经准备很充分了,我应该不会…… 是一定会的。 由于工作历史原因,我们对于华为运营商市场和客户都不熟悉,我们本身团队也没有技术人员,也就没有选择运营商市场,没有走自主研发的道路,我们选择了一个专业市场,我们对这个市场本身就不熟悉。我们想凭借着标准的公司行为如市场调研、招聘人员、市场销售等来打开市场。 学费就开始慢慢交了。 市场调研:不熟悉,也没有内部资料,也没有内部人了解,从网络了解。事后证明,这个环节做得最差。失败的起点。 招聘人员:对行业不熟悉,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在行,刚开始招了一个人,觉得还算可以。事后证明,队友很重要。 市场销售:对于行业不熟悉,对于客户习惯、采购惯例等都不熟悉。 11、客户关系 在创业之初,有没有客户关系?有了较为可靠的客户关系再创业是最理想的。如果没有客户关系,在空白的市场上创业很不乐观,尤其是今天的市场。没有客户关系,意味着对于这个行业没有行内人,也就没有他的指导意见,也就意味着创业者根本还不懂行就开始了创业。 12、还是产品 产品质量如何?能不能稳定供应?船老大当年把他的技术吹上了天,我们不懂,只能信,还觉得发现了个聚宝盆。后来,有一大系列的产品他不能做,只能OEM,这样就没有利润了。他说等你们量大了我再做,但是OEM进来的东西,问题很多,给客户感觉不好,怎么可能上量?后来我们懂行了也就知道:量大了,他也不掌握这个技术,做不出来。这都是学费。而他所擅长的产品,由于资金问题,原材料问题,不能正常供应,也是个问题。对于陌生市场,他想凭技术,我们想凭销售能力来进入,事实证明: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条件,成功不是偶然的。 13、创业要看家庭是否适合 如果是已婚,这个问题可以简化为,家里是否有个适合创业的爱人。 我有个朋友,在10多年前,小两口卖普洱茶,他们由于起步早,挖到了第一桶金。他们开了几个茶庄,日子过得很滋润。弟妹是四川人,原来在银行当职员,很内向,没有想到的是,生活把她历练成了一个称职的老板娘。她后来掌管了茶庄生意,妹夫去做IT创业了,这是后话不表。这是适合创业的一对。 反之,就不行。有的女人性格坚强,有的女人性格柔弱。如果另一半不适合创业这种生活的话,那创业确实是个折磨。开始,由于大家对创业前景看好,情绪高亢,正在兴头,她们很难拦住。当进展不顺利时,回到家,新生活就开始了。埋怨,抱怨,赌气,发展到争吵。当事实越来越证明吵架有理时,吵架只会越来越升级。如果另一半不适合,创业会受影响,这是个因素,可能也不是小因素。她会直接影响决策,例如那个合伙人,他就是受了家里的影响选择了继续观望而不是辞职加入。他的食言,对于一个新起步的事业,对于一个新组建的小团队,说一点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 14、资本介入的力量 本来没有想到,按说这个小公司开始也没有人来投资,不过倒经历了一遭。在资本面前,在金钱面前,很多人和事都会发生巨变,说是地震也不为过。 船大哥需要钱,他没有现金了,有个合伙人有点江湖关系,好似很有背景,给他介绍一个投资商,该投资商加上中间介绍人来了8个,现场考察了两次,大有成事的架势。这下,给我们这个小团队带来了地震。 巨款马上会到上游公司,一些产品会顺利出来,投资公司帮我们销售,前景远大了。大家摊牌吧,一些矛盾也不忍了,钱还没有见到,摊牌的事情已经快摆在桌面上了。在利益和金钱面前,什么朋友、同事、创业伙伴,都是很苍白的。 后来说好的巨资也没有了下文,这是个巨大打击。想想也是黑色幽默,几个合伙人情绪高昂的争吵,冠冕堂皇的借口,费尽心机的计算,这一切都因为有个虚幻的投资承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