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心得→新闻
    


创业者如何怎么做好企业知识管理那些事儿


cye.com.cn 时间:2013-2-23 9:05:54 来源:天下网商 作者:张桥刚 我来说两句

【创业网Cye.com.cn】一、高管VS管理者VS员工

高管有自身的魅力所在,粉丝众多,高管的言行举止也许是风向标,也许是点燃剂。所以,一句话、一个行动就可以很好带动、营造氛围啦。

在员工的眼里,最重要的是如何通过KM平台,解决业务和工作问题,帮助自己成长和发展。说得更直接一点,怎么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完成KPI,更好达成绩效考核和晋升发展?

对于需要上传下达、肩负团队KPI和人员发展职责的管理者,怎么样感觉KM不是制造麻烦,而是解决问题者?

二、1.0 VS 2.0

在KM领域,沉淀和分享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只有沉淀,只是数据和信息的累计,只会有一堆死知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是知识。数据=原材料,信息=数据分析和处理,只有你把数据和信息运用到实际工作时候,才能称为知识(DO)。在数据、信息和知识用于工作之后,不断总结成败得失,才可能获得智慧(why);如果只有分享,也很难积累下结构化、体系化的数据和信息,用于持续产生知识和智慧。

对于一个新人或刚刚转岗到某个岗位的老人来说,主要通过学习显性知识渡过初始的茫然阶段,也许沉淀的意义更大一点;对于老人来讲,也许主要是通过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完成工作中的任务,不断学习和发展,也许分享的意义更大一点。

在KM领域,也许最有效的途径是1.0的“厚重实”、2.0的“轻快灵”相结合,沉淀下来的知识,如同一个个信息的节点;分享如同把这些节点,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连接起来,产生更多的节点。沉淀和分享融合,才能持续产生知识和智慧。

三、事VS人

KM领域,讲究长短结合,先摘低的、可以够到的果实,再逐步搭建好梯子,慢慢摘取更远、更高、更多的果实。先聚焦于工作和业务问题,看看KM是否有助于更好解决?先聚焦于员工最关心的绩效和晋升等等问题,看看KM是否有助于员工更快成长?再循序渐进,一步步把知识的萃取,积累、沉淀、分享、使用和创新做起来。

培训领域,慢慢发现“721理论”成为大势所趋:员工70%是依靠自学获取知识,20%是依靠培训获取知识,10%是依靠COACH等等方式。

在阿里,“借人成事,借事炼人”从来是不可分割的。也曾经有句话,在心头烙印:“业绩是假,团队是真;团队是假,个人提升是真”。

很多时候,为什么做,比做什么、怎么做更重要。以战养战,我们所有的业绩和事情,最根本还是希望打造出团队,满足客户的需求,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团队的根本,还在于领导和每个人的成长,并且形成合力。个人和团队成长最快的时候,肯定是train on job。

成长就是你看到了之前看不到的问题,成长就是学会不同角度看问题,成长就是你不舒服而不断突破舒适圈的时候,成长就是学习如何上一个台阶看问题和下一个台阶做事情,成长就是“勇而不敢、放而不弃、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成长就是“定、随、舍”—-成长就是你看清了自己的方向,坚定了摸索的路径。

四、产品VS运营VS技术

据说,最好的产品是不需要运营的,只要真正满足人性的需求,自然会有用户趋之若鹜。当然,最好的产品是需要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的。

做为技术资源匮乏的产品来说,产品是否够聚焦,够简单,充分满足用户的紧急而重要的需求?也许界面很难看,体验很不好,产品很难用,但是,至少解决了用户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或者沉睡已久的问题,让用户感觉到爽。

产品和技术跟不上时候,一定需要运营来发力。对于运营来说,节奏很重要:慢、快、精、细。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很重要:

第一阶段,最重要不是吸引全部用户,而是邀请到种子用户,运营人员与种子用户一起,在千百次不断重复使用过程之中,把BUG去除,把体验完善起来。做为运营人员来说,如何真正把自己放在完全不懂产品的小白用户的角度,进行无数次的亲自使用,真正体会到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不断完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个阶段,PGC(专家产生内容)也显得尤为重要。种子用户以及初期的内容,会决定产品的味道和氛围。

第二阶段,产品获得种子用户的习惯和认可之后,要开始摧枯拉朽之势,360度立体式宣传和推广,把所有可以接触用户的渠道都布起来。最重要目的是让目标用户知道你这个产品,都来使用。这个阶段要逐步推动UGC(用户产生内容)。主要目的是更多人来使用,只有大批量人来使用,才可能有更多广泛的意见反馈。也才可能有机会让产品获得压力测试机会;

第三阶段,大量用户来了,产生大量内容之后,如何能够留下用户,让用户介绍新用户进来,就非常关键。也许这个时候,可以好好学习“用户体验,快速迭代”,结合产品和用户定位,快速听取和筛选符合产品灵魂和定位的建议,快速迭代、修复和创新,赢取用户心。做精了,才能留存老用户,运用口碑营销,介绍新用户;

第四阶段,阿里有句老话,就是别人没想到的我想到了,别人在想的我已经做到了,别人做到我已经做得不错啦,别人做得不错我已经做到最好啦,别人做到最好我已经找到新方向换跑道啦。如何能够把产品做得更加细致,做到极致?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