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似乎没有一个行当,与人性有着这么密切的关联。贪婪与恐惧几乎就涵盖了人性的全部,人只有在性和金钱面前,才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而进退失据。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就是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欲望的人,一个以保守主义和悲观主义为行事准则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了这些,你是不是看起来就像一个圣人一般?当然,那是巴菲特、芒格和费雪的境界,但却是我们必须时刻仰视刻意接近的标杆。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无法接近,但至少,我们要让自己的脸上留下些许从容淡然的痕迹,至少不要留下太多恐惧与贪婪的痕迹,留下被焦虑折磨过的痕迹。象由心生,你的表情每时每刻都在出卖你的内心。
15、终其一生,我们都在经营着信任。信任被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称作是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社会是这样,团队之间更是这样。之所以被称为团队,其前提就是彼此之间的信任,如果没有了基本的互信和基于信任的彼此依赖,那么,增加的沟通成本和由沟通不畅产生的摩擦成本,都将给组织带来巨大的伤害。对话需要基础,价值观需要认同,知识和判断能力也需要彼此基本的认知,团队的配置也是基于对对方的充分了解,同样地,过分的高估或偏狭的自我认知,都容易导致信任的丧失。因为信任是来自对你一贯行为的认知,一贯的偏狭,一贯的违背常识,都会使认知的基础发生偏移。
16、但是,很多时候信任的减弱也来自于你对对方能力的错误估计,也许某些东西本非对方所长,你却无端地赋予依赖,当事实显现出来的时候,你就陷入了被动,因为那本来就不是他所拥有的,是你自以为是的幻觉。就像恋爱,明明是寻常颜色,在爱慕的眼里却一派春色。
17、在芒格眼里,有两个倾向会引起的可怕后果:1)动机引起的偏见,这种先天的认知倾向,认为对职业有利的东西必将对客户或者广义上的文明有利。2)带锤子的人式的倾向,“对于一个只有一把锤子的人来说,任何问题看起来都很像钉子。” 投资人最怕的就是这种由动机和自恋导致的错误,尤其是后者,严重的常常会对明显的问题用自我催眠的方式予以回避和自我说服。因为信息的不完整,因为预期的无法精确,在面对一个案子的时候,常常会犯上自我催眠的毛病,一个项目存在着,它当然是合理的,所以你总是可以为它归纳出100条好的理由。但是,好,从来就不是一个促使你投资的理由。它的不好是可控的,它的不好是可以修正的,它的不好并不足以毁灭你的投资,那才是你真正下单的原因【创业网Cye.com.cn】。
18、投资是在风险可控情况下的概率博弈。风险可控是最基础的前提,这个风险可控包含了多重意义。从个人的角度讲,你本身是一个富人,投资的钱并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影响,而项目又有值得下注的理由,比如朱敏对聚光的投资,不是朱敏在投资前已经看清了项目的未来,而是那60万美金只占他财富总值很小的一部分,就算失败也不会有影响;从机构的角度讲,如果你已经有足够的收益,那么,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对早期项目进行少量布局也是应该的,但这种布局也同样不是基于他看得有多清楚;另外一种控制风险的方式是专业化的集中布局,比如策源在web2.0的投资,最后收获豆瓣,就是这个道理。排除了这三种情况,对早期项目的投资都要慎之又慎,因为我们实在找不出一种可以控制风险的方法,那种基于我看懂而别人没看懂的理由,其背后的逻辑都是基于对自己过分自信。这种行为,在哈耶克的哲学里叫作“致命的自负”,那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的道路。
19、前面讲到“存在即合理”,一个项目在着,总可以找到100条它存在它存活它做大的理由;但是导致这个项目死亡和不死不活的理由,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关心的东西,芒格说“如果我知道去什么地方一定会死,那我就肯定不要去”,如果我们知道出现某种情形他注定会死,并且这种情况的出现还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你还能对它下注吗?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