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最让叶仁浩头疼的“关系问题”后,menue开始了它向日本本土化公司的转变。
可以说,作为一名外国人在日本创业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开始我想把公司打造成比较中国化或者美国化的管理风格,但经过实际情况后才发现,无论是你招募员工还是邀请投资方前来投资,他们对于外来者太缺乏安全感,因此本土化管理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所以menue变成了一家十足的日本公司。
并且,日本人的动作非常慢,他们对于每件事情需要进行反复的思考,也因此不少从国内过来的人在开会时会感到很不习惯,日本人会觉得这样可能不行,那样也许不行,反复不停地考虑这考虑那,所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会被这些顾虑拖的非常长,导致效率很低。
而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日本人的工作时间很长,基本上每天都是9点上班,12点下班,每次到了下班时间我都准备走了,但往往看到多数日本员工都坐在座位上继续加班,他们的社会压力很大,会觉得大家都在加班,我就这么走了很不好,可我们公司又没有加班工资,所以我很难理解他们的这种行为。而他们坐在位置上也不会去娱乐,我记得早先年国内公司刚起步的时候,由于大家都是21-23岁左右的年轻人,非常爱玩,于是很多人中午都会去看看视频、打打游戏,甚至到了下班后管理者、员工们集体玩魔兽争霸,你会发现整个公司摇身一变成了网吧。
其实,我觉得日本人跟国人间处理关系的方式有点类似,但具体到操作模式上又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跟一名漫画家打交道是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前期准备至少需要6个月,当中会经历很多繁琐的过程,但是他们一旦决定与你合作,就会非常诚意,而且之后的业务沟通也会非常效率。日本漫画家们是非常具有想法的,他们往往会在各种事情上突发奇想出各种idea,他们很了解Cye.com.cn消费者需要什么,比如漫画上的字体、感觉、表达方式等等,所以说最懂日本人的只有日本人自己,而这方面美国人就不同了,很多美国人都不知道美国人需要什么,但日本人绝对清楚日本人的消费需求。
在日本,产品的外包成本很高,这当中的花费不像美国主要集中在开发人员的工资上,而是各种纷繁复杂的流程成本。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在开发一款新产品时需要经过申请、反馈、再申请、再反馈的流程,这中间需花费2个月的时间,然后STEP(决策产品各项功能阶段)花费1个月,再是2个月的Coding(程序集中实现软件功能时期),最后是1个月的QA(质量检测),终于一款产品问世可以进行测试了,紧接着我们需要召集各个开发部门的主管开会商讨,当需要进行更改时就又让人头疼了,因为又需要重新走一次之前的流程,往往改一个小内容,可能会花费6个月到1年的时间。可是这些流程又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一旦你取消了任何看似不必要的步骤,员工们会很不习惯。也因此,menue经历了一段高开发成本和长开发周期的创业过程。
在menue成功盈利之前,寻找创业资金维持公司运转是叶仁浩率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menue的主要投资企业均来自日本,而叶仁浩自己则是menue最大的个人股东。
关于投资方,我的合伙人里有一名专门负责寻找投资的人,最开始是有一些天使投资,我记得第一个人投给我们只有1万美金,接着是陆陆续续的天使投资进来,但金额基本上维持在每笔1、2万美金左右,后来有一个日本投资方给我们投了10万美金,算是比较大的一次投资。在menue盈利之前,我们做java游戏本身也有一定的收入,每年约300-400万美元,因此可维持公司的生存。
随着menue业务越来越大,投资金额也逐渐增大,虽然2004年起我获得了menue的第一笔投资,但直至2008年才完成menue的三轮投资,目前menue多数的投资方都是日本企业,其中包括银行、广告、PE投资、ISP等等,而这些投资者里面只有我是中国人,其余都是公司层面的投资,每个投资企业考虑的角度都不一样,比如ADK主要考虑Media层面的事情,不可能将精力集中在menue,而其他投资方也有自己主要考虑的方向。
至于什么时候日本方会给你投资,这得看你的公司究竟有多“日本”,因为只有你的公司从管理模式、运行方式到员工形式等各方面全部遵循日本的那套方式,例如公司内部所有人都讲日语,员工都依照日本式的想法、规定进行办公等等,投资方才愿意给你钱,因为这样他们才会感到有保障。虽然这些准备工作很繁琐,但当你准备充分后你会发现,其实在日本贷款是件比较幸福的事情,因为他们的贷款利率非常低,年利率仅2%,而且不需要个人签担保,所有担保都由公司来承担,也因此,投资者对于公司的管理要求非常高,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需要你的公司变的如此“日本”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