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亲不救疏,救近不救远”,并不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分别亲疏远近,而是从集团的角度来区分的。这里的“亲”、“近”,不仅包括我们的干部员工,也包括干部员工的家属,以及我们的客户、供应商、消费者和周边社区的民众。
企业需要照顾的,首先就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如果一个企业连自己的员工利益都不能保证,甚至对员工进行压榨和摧残,即使对外捐款再多,也透着一种伪善意味。
企业必须保证消费者的利益,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生产合格的产品,本来是企业应尽的责任,但现在的情况并不是这样,尤其是食品行业,问题层出不穷。一个企业不能“合法经营,照章纳税,生产质量合格的产品”,尽到企业应尽的本分,捐再多的钱,顶多算是一种自我救赎,并不是真的慈善。
客户、供应商和企业周边的民众,同样与企业利益攸关,应当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获得企业的回报。
“救农不就城”,大午集团是农牧企业,本身又建立在农村,因此大午集团一定要先回报当地农村,而不是为城里人解决困难。
“救急不救穷”,这是古训,也是大午集团的慈善原则之一,对于符合我们的慈善原则而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尽力帮助,但如果被帮助的人不求上进,甚至依赖企业的救助,那么集团将不再给予其救助。
在具体实施中,大午集团的做法有:
一、在集团的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了用于公益事业的资金比例,每年从利润中提取,作为公益事业基金,专款专用。
二、设立工会,并有专人负责工会会费的使用。工会根据集团制度,定期开展敬老扶贫活动。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敬老扶贫的对象也渐渐增多,救助范围逐渐扩大,从原来的几个村庄,到现在的周边二十几个村庄。
三、为周边村庄修路架桥。自集团成立以来,共修建公路四条,惠及周边二十几个村庄。设立集团班车,方便村民出行。
四、在集团的中学里,集团员工子女和附近村庄的孩子减半收费。其他地方的贫困生可以享受减免政策,直至免费。学习成绩优良的贫困生,还可以申请生活补贴。
五、投资兴建公园、医院。员工和村民可以免费游览公园,享受低价的医疗保障。
六、定期组织大型的免费娱乐活动,丰富员工和附近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午集团的这些措施,当然没有裸捐的轰动效应,但三十年来始终如一,在集团的带动下,敬老爱幼蔚然成风,附近村镇多年没有发生刑事案件,企业和周边村庄都非常和谐。
我称不上慈善家,但我认为,企业做慈善要立足当地及周边,不带功利思想,不求回报,争取造福一方!从这二十几年的实践来看,大午集团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这就是我的慈善观。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