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平均主义与老好人思想
绩效考核的一个目的就是把员工做的好坏通过指标客观,量化和直观地表达出来,并根据员工贡献的大小给予事先约定好的激励。激励的本质是让做的好的人得到很多,让做的不好的得不到或CYE得不到很多。但很多绩效体系设计上存在平均主义思想,加上管理者执行中对一些定量指标打分有老好人思想,最终结果是绩效管理变成了走过场。这也是老板必须避免的一个误区。
10. 考核频率太高或太低
考核频率过高,无法及时发现考核对象的问题并进行指导。考核频率过低,考核对象的工作无法和其工作成果对上,这两种情况考核都没有意义。通常业务人员的考核频率应该比较高(月或季),支持人员的考核频率应该较低(季度或半年)。
如何做好绩效考核?我的建议是:
1. 不要相信一考就灵,要和其它管理手段配合
2. 用考核发现问题,用管理解决问题
3. 底层员工考核指标不要超过3个,管理者考核指标不要超过5个
4. 绩效考核要专业,但不要形式主义
5. 不要激励个人主义
6. 不要激励短期行为
7. 考业务人员,也要考支持人员
8. 对考核的效果(个人及公司层面)进行测算
9. 杜绝平均主义
10. 确定合理的考核周期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