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风险投资基金Founder Collective的主理合伙人Eric Paley撰写,由财富中文网刘进龙/汪皓编译。文章中,Eric Paley认为,初创公司在最初几年里,不应该向员工或管理层发放奖金——至少在公司充分了解了自身财务表现之前不应该这么做。问题在于,奖金与初创公司大无畏的雄心壮志不相匹配,对公司和员工而言也都不公平。
这位风投认为创业公司不该给员工发奖金!你怎么看?
以下为全文:
有风投支持的初创公司通常都有不可思议的野心。一支创业团队聚在一起,目的是在现有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努力创造出不大可能实现的东西和超出合理预期的东西。一旦获得资金支持,初创公司的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份合理的薪水。但如果把不可能变成现实,真正的回报则是股权。
我曾不可避免地与我的公司讨论过奖金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初创公司现金紧张,应该限制固定工资开支。但如果公司实现了目标,可以发放不固定的报酬,以奖励员工的出色工作。
这种逻辑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奖金对于初创公司而言无异于毒药。
除了销售代表的佣金外,我认为,初创公司在最初几年里,不应该向员工或管理层发放奖金——至少在公司充分了解了自身财务表现之前不应该这么做。问题在于,奖金与初创公司大无畏的雄心壮志不相匹配,对公司和员工而言也都不公平。
初创公司并非都能如愿实现他们的目标。让我们用比较简单的营收指标来算一笔账。假设一家初创公司之前一年营收300万美元,希望在来年翻四番,达到 1,200万美元。结果,这家公司第二年销售额仅达到900万美元。团队奖金的标准是达到或超出目标。团队工作非常努力,而且,为了发展公司业务,他们一定做了大量工作。然而,它终究还是没有达成目标。不幸的是,在这一年里,团队成员们一度认定,他们肯定能得到奖金。毕竟,团队将公司业务增加了三倍,而且也为此付出了辛苦的工作。但公司明确规定,只有达到或超出目标才能获得奖金。
这种情况下,公司该怎么办?如果不发放奖金,会让努力工作的团队心寒;如果发放了奖金,那就意味着公司的目标是软目标,只要公司业绩在发展,团队工作努力,就应该发放奖金。再增加一个条件,假如公司营收达到1,200万美元,才能首次实现正向现金流,进而才能有现金支付奖金;而如果公司营收为900万美元,则意味着公司亏损了100万美元,需要额外融资。为了弥补损失和可能发放的奖金,公司将不得不面临所有权被进一步稀释的风险。不难想象,当员工离开公司的时候,会说公司的目标太疯狂了——“我们把业务增加了三倍,却连一分钱奖金都得不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