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酒店,锁定宴席“包办”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三姐在王刚店里接待了一对前来咨询预定宴席准备举行婚礼的恋人。
三姐领着他俩在通道墙参观了每一道菜的真实照片后,并告诉他们,公司在酒店搞直销,酒可以按批发价格给他。全国统一零售价128元一瓶的酒在公司批发价格是80元一瓶。酒店还可以免费帮他们做请柬。
结果这对恋人预定的70桌酒席就用三姐的酒,而王刚也捞到了上提差价的1400元(对包宴席的酒店,直接按80元批发,当即返还酒店20元提成,而便利店和饭店则只能次月冲抵提货货款),三方皆大欢喜!
下午王刚酒店的宴席厅主管还帮三姐搞定了另一对来包宴席的新人。
从那一天起,只要有人在酒店预定包宴席,酒店都会主动把电话号码发给三姐,三姐就主动联系搞定!
由于王刚的酒店在市里比较有名,加之酒店跟三姐合作等于白捡了钱,免费帮客户做请柬又等于帮酒店增加拉客的筹码。
渐渐地,全市大多数酒店都跟三姐建立了这种关系。
每家达成合作后,三姐都要跟酒店签一份合作协议。其中规定酒店通道墙三年内必须由三姐这边来做写真广告,并且酒店其它地方也不得张贴任何酒类广告,否则按违约赔偿三姐损失。
作为回报,三姐以酒店的名义为客户做请柬,并且每按批发价在酒店销售一瓶酒给酒店提成20元。其实,目的就是软性阻止其他酒类厂商再跟酒店合作和跟风模仿。
之后,三姐又联系了消毒公司,在其每天送往全市各餐饮点的筷子包装上印制“**贵宾酒”字样,筷子包装免费提供给消毒公司使用。
合作的酒店多了,三姐也忙了起来,每月月底再去酒店结账。
全市天天有人办宴席,每次最少都数百人见过和喝过三姐的酒,很快全市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一款酒的价格和质量,等于是通过酒席进行了持续的宣传和品偿!
酒销得动了,有钱赚了,三姐也不想改行了。由于很多人在酒席上都喝过了这个酒,觉得口感和劲头都不错,觉得不管是买去送人还是拿回家跟亲朋好友喝。大家都知道它的“全国统一零售价”,喝的人觉得倍有面子。
而便利店每卖一瓶比同类产品多赚二十元,积极性特高,有人买酒都会主动推荐这种酒是A城市办酒席用得最多的酒。
拼市场,在区域站住脚
一切似乎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可谁都不曾想到,一场危机正在逼近。
某日,又一知名厂家在本地报纸、电台、电视台上大做广告,大举进入市场,并对销售点进行高利诱拉拢!进一箱货送一瓶,并且瓶瓶都是开瓶有奖!
很多消费者都贪图瓶瓶有奖转而购买该品牌的白酒。刚刚打开的市场眼看马上又要灰飞烟灭!三姐马上连夜驱车前往所代理白酒厂家。
经和公司销售部经理长谈沟通后,对方终于认可三姐的应对方案,答应马上抽调业务员来帮忙做市场,并在促销政策上给三姐为期三个月的扶持。
厂方业务人员到达A城市后,三姐立刻通知原合作酒店、便利店、饭店客户招开新品上市宣传会(实际上厂家本来就有生产,属于另外一个系列,档次和三姐经销的差不多,但没在A城市上市过)。
宣传会上,三姐宣布对新上市的白酒促销政策是一次提十箱送十五瓶,为期三个月。
同时,告诉老客户,即将开发的新经销商政策是一次提十箱只送十二瓶(两箱),并大量在销售点内张贴海报,购买该种酒可有幸中奖到海南旅游!
但三姐原代理的品牌保持原价,仍然没有任何促销政策。因为利润比对手的更加丰厚,稳住了原合作的酒店和便利店,紧接着三姐和厂家业务员加紧开发便利店、并逐渐扩大到市内各乡镇上去。
对新开发的销售点,三姐的策略是有促销的品类先进入,然后再是贵宾酒进入,但贵宾酒因已在本市消费者中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很多人还是青睐这个不降价、瓶内没奖品、“全国统一价”的贵宾酒,销量没受多大影响,随着销售网络的增多,销售总量逐渐上升。
此时,那个来势汹汹的知名厂家,因为在广告上的大量投入不敢再加大促销政策,抢不动原来占据市场的两个知名厂家和三姐的客户,慢慢地也就在A城市销声匿迹了。
通过近半年的努力,三姐代理的白酒已在该市同档次产品销量中位居三甲,与此同时,这款酒登上了该市三家大型超市的柜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