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地,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与合生创展创始人朱孟依也是典型的潮汕老板的经营特色。
国美创始之初,以潮汕老板最擅长用的一招突围而出:薄利多销乃至平价出货。当时国美的电器从厂家进货价是多少,就以多少价出货,一分钱都不加价,人气旺盛之后国美靠卖周边配件如电池、天线、耳机、磁带、机柜等利润赚钱。
而由于销量上升快并迅速形成规模,年末家电厂商有返点奖励。到了后期,国美已经是家电商场连锁的龙头,长期占用供应商的大量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金,并通过香港借壳上市的国美,在A股市场上市的*ST金泰、中关村等上市公司,将投资范畴扩展到房地产、家电营销、股权基金等领域,国美系成为一家“类金融”公司。但是2008年12月,黄光裕及其兄黄俊钦被捕入狱,黄光裕的主要罪名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等。
而在黄光裕案发后,曾经被万科王石称为“内地房地产航母”的合生创展董事长朱孟依被也被牵涉其中。朱孟依十几岁即外出闯荡,1980年代从广东丰顺建筑一个商业街成功起步,用不到20年时间创造了中国第一家销售额过百亿的房企。
但在朱孟依家族的事业版图上,地产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其控股的珠江投资集团是广东省首家本土寿险公司珠江人寿最大股东,其他产业包括高速公路、铁路、煤矿与电厂等。在整个集团的布局中,地产相当于为其他业务发展提供资金的现金奶牛。在地产屡遭调控毛利率逐步走低之后,接近朱孟依的人士透露,“老朱觉得做房地产赚的是辛苦钱”,希望将珠江系打造为类金融公司。而今年珠江人寿董事长汪群透露,珠江系的目标是把金融业打造成集团新的业务增长点,将借助珠投控股旗下的商业地产项目进行创新营销并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与健康产业。 2010年胡润房产富豪榜第6...
传闻中的朱孟依善于长期培养人脉关系,并因此具备超前的眼光通过协议低价拿地,因此在早期合生创展囤积了大量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地块,成本优势让朱孟依家族在过去三十年混乱无序、缺乏基本规则的商业环境中如鱼得水。然而在走过草创期之后,朱氏家族似乎变得力不从心。
但也是从2008-2009年为分界线,合生创展似乎逐步进入衰落期。这与时势造英雄有关,也许也和朱孟依一叶知秋后怕做行业出头鸟的韬光养晦心态也有关。
2008年合生启动高端战略,全面提升高端地产的开发量,而大部分楼盘落成之时却在2010年起楼市调控进入限购限价阶段,合生创展正中调控靶心。而在金融海啸来临期间,据媒体报道,2008年年底,朱孟依受黄光裕案牵连被协助调查,消失了长达9个月,有关商业银行一度停止对合生创展放贷。
当时临危受命的合生第三任总裁陈长缨带领全公司在春节期间加班卖楼,并在北京及上海地区大幅降价,个别项目降价近40%。当年上半年合生创展销售将近100亿,从财务及运营上平稳过渡。
当朱孟依回归后,据知情人透露,他开始因黄光裕的案例而对职业经理人制度产生怀疑感,而2009年下半年楼市行情的突然反转,让朱孟依认为他不在期间公司将房子卖便宜了。而且朱氏家族多年来一直无法与职业经理人磨合良好,据知情人透露,很多高管都透露,朱孟依从来没有和他们详细说过合生的愿景与未来规划,在合生创展内部,高层也只能被动接受指令成为“传声筒”。
2010年1月,陈长缨以“希望有更多时间处理个人事务”为由辞去总裁一职。2012年曾算得上合生创展开国元老之一的第四任总裁薛虎辞职,朱孟依幼女朱桔榕随即就任常务副总裁。从08年开始至今合生创展先后有4任总裁离职,以及不少各地中层的离开,人事动荡令合生在过去五年错失最后的转型机会。
“2005年错过布局二线的最佳时机,2007年错过布局商业地产的最佳时机,2009年错过布局二线商业地产的最后时机,合生创展的颓势早已注定。”有地产界人士评论。
早在2004年,合生创展已是内地首家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房企,让万科、恒大等甘拜下风。但遗憾的是,9年过去了,在曾经的追随者均已跨越1000亿元销售额门槛时,合生创展仍旧在为150亿元的年度销售目标苦苦挣扎。最新销售数据显示,万科2013年前七月累计实现销售金额976.5亿元,恒大这个数字是527亿元,而合生创展仅为62.8亿元。
从李嘉诚到黄光裕再到朱孟依,我们可以看到根植在潮汕人的商业DNA中的特色:只有赚钱才是终身兴趣,他们不会把宝押在任何一个行业、一个品牌上。这种非常现实主义的对生活没有其他幻想的专注心态,以及与生俱来的生意头脑,是十分有利于他们的经商成功的,但也可能在做大后因为其眼界或格局的限制而出现公司的转型困境。
毕竟在富豪群中,拥有李嘉诚一样的全球化眼光并擅长时机抉择的人才也是少数,而类似朱孟依这样的保守富豪更不幸的是——他无法像李嘉诚找到霍建宁那样,遇到一个有能力而自己又能信任的职业经理人,也容易在中国目前现实的掣肘中为了落袋为安而失去锐气。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