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合作未尝不可
当创业者发现大公司的行为确 实“搅乱”了市场,让自己很被动时,谋求合作也未尝不可。这里的合作是一种广义上的说法。创业者可以试着寻求另一家大公司看其是否有兴趣收购自己的产品, 或者借助大公司的平台进行更有效的宣传,也可以与对手谈判,让产品的定位各自有所差异。另外,大公司的一些好想法,创业者也一样能够进行抄袭的。市场足够 大的话,合作共存、和谐双赢的局面也不是创业者不能接受的结果。
商场如战场,但未必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大公司也有自己的利益点,多利用大公司的一些资源积极寻求合作,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甚至是战略。
Twitter和Facebook的成功无疑佐证了“好的想法有时会比技术更重要”这一观点。而一旦创业公司的好产品获得一定市场反响,又很难摆脱被同行大公司抄袭的命运。此时,创业公司如何应对大公司的抄袭,成为大家热切关注的话题。
应对3:拥有让用户选择的产品才是王道
作者王学强,南京凯之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商场确如战场。当同样一款产品或服务,在争取具体市场用户的比拼时,可能确实比较“血腥”。但无论你如何用心良苦,也改变不了用户是上帝并拥有最终选择权 的道理。即这类战争的最终输赢决定者是上帝,不是你我。所以商场战争最重要的心态是:我们是否拥有让用户最终愿意选择的产品或服务?
市场看似是公平开放的,但市场也会因人而割据垄断,这种情形下,大公司比创业公司更具发言权。所谓担心产品或模式泄露,被大公司利用实力拒之市场之外,真正 的CYE原因不在抄袭本身,而在于被排挤出市场。任何产品或模式一旦投入使用,都只有一定程度上的技术保密,很难不被“抄袭”。所以不能怕抄袭,而重点应放在防 范产品或服务如何不被排斥在市场之外。
由于创业公司更了解自己的创新产品,更能优先解析市场模式,所以拥有优先占领市场的机会。如果还能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价格上合理化演进,那么即便出现恶意竞争的排挤,也可通过法律途径保障。
但如果只是好想法,并无实力实现,而由大公司凭借实力实现了,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本质上,你在大公司成就了该方向上的价值时,也做出了杰出贡献。对社会而言,这也是种积极的贡献。既然自身无力,就不必追究抄袭。相反,融入大公司,一起去实现,也许会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要相信世界上有很多好想法,你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即便是专利,也是有期限的,这是人类进步的原则,不应为了私利,据价值为己有。
应对4: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作者潘晓良,百姓网技术总监
我认为应对大公司抄袭的关键是,你要比大公司站得高、看得远。如果只顾着在大公司下游捡钱,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捡到一些,但早晚这些钱都会被大公司收走,这时不要怪它们抄袭,其实是你“挡”了它们的路了。
我曾经去硅谷拜访过一位创业者,他的公司还处于初创期,团队一共只有3个人。这位创业者告诉我,他的项目正在东部的费城尝试。这引起我极大的好奇,为什么要在费城尝试?在硅谷附近不是更方便吗?他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他说,是为了防止别人抄袭。在只有3个人的时候,就开始考虑是否被人抄袭的问题,这种做法令我 很受启发。他认为硅谷周围特别容易被人发现,而且他担心的并不是大公司抄袭,而是其他创业公司的抄袭。或者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根本就不担心大公司抄袭。因 为大公司的速度不够快,反而是小公司的效率更高、更容易抄袭。
“创业公司如何应对大公司抄袭”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是伪命题。世界上本身充满了 抄袭,乔布斯抄袭了施乐的图形界面,之后又被比尔?盖茨抄走了。但这不就是互联网的开放性吗?如果大公司不抄袭你了,能保证其他的创业公司不抄袭你吗? “抄袭”这个问题,就如同小孩子打架,别人给你一拳,你就不会打回去吗?我认为归根到底是创业公司站得不够高、拳头不够硬,而且也还不知道自我保护。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