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中国分成了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三百年间诸国有战有和,但大体上保持了局面稳定。但到了春秋末年,几大强国为了扩充领地而加剧争斗——周室被瓜分,大部分中小诸侯国被兼并。最终,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活了下来。“七雄并立”意味着战国时期的到来。
这段变革的历史与现在的中国互联网行业无比相似。近些年,3BAT依托自有领域的绝对领导地位向其他方向进军。他们依靠资本优势,以入股、收购等方式兼并收购了大量中小公司,继而获得大量客户端与Web服务,从而抢占到更多的用户使用时间。
在PC端:
1、导航网站:除了2345被卖给了非互联网公司外,其他的均已收入巨头手中——360网址导航与搜狗网址导航不言而喻;Hao123属于百度;265导航属于谷歌中国。
2、垂直网站:由于入口的迁移,垂直网站与论坛极度依赖搜索引擎,搜索权重与SEO优化成为网站生存的重中之重。
3、客户端:在国产客户端领域,除了YY语音、美图秀秀等少数几家专精于某领域的公司外,其他类型(浏览器、输入法、音视频播放、即时通讯、安全软件)的服务均已被百度、腾讯、阿里巴巴、360四大巨头覆盖。
在移动端:
掌握应用分发渠道、又拥有热门APP的巨头公司们已经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制定者,小型的初创公司很难通过一个APP就获得长远发展。从2012年至今,很多拥有巨量用户的APP因为流量变现难而投奔巨头:墨迹天气投奔阿里巴巴,安卓优化大师投奔百度……这种“拼命推销产品,等到用户过亿就卖给巨头”的现象,似乎也成了不错的创业道路。
无论是市场覆盖率还是用户使用时间,巨头们已经割据垄断了中国90%以上的互联网服务。那么:那些没被巨头招安的互联网公司是怎么活的?
小公司突围第一招:依靠免费服务的品牌效应做硬件
今年7月16日,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宣布,小米公司在2013年上半年共售出703万台手机,营收达到132.7亿元,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成绩。在2012年,小米销售手机719万台,实现营收126.5亿元。虽然雷军此前一直在宣称“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事实证明,互联网只是小米营销的场地,而不是小米提供的服务本身,小米终究是一家硬件公司。
但是小米的案例可以告诉我们:涉足硬件正是小型互联网或软件公司冲出巨头包围的一大机会。
今年5月16日,图片处理软件开发商美图秀秀推出美颜手机“MeituKiss”。这款手机搭载安卓系统,配置四核处理器,与一般手机不同,其后置摄像头也是800万像素,手机中还预装“一键美颜”功能的美颜相机与一款自拍社交分享应用“美拍”。美图秀秀目前拥有2亿独立用户,单日活跃用户超过1800万,关键是——现有产品将近70%的用户都是女性,这些女性用户对自拍的需求非常强烈,在这样一个需求基础上,美图秀秀美颜手机的销量自然不差。
同样在今年5月份,乐视网CEO贾跃亭在北京宣布,乐视TV正式推出乐视TV超级电视X60,该电视采用60寸屏幕,4核1.7GHz频率CPU,搭载乐视自主研发的Letv UI操作系统,信号源采用平铺预览,能实现在电视、电脑等多信道便捷切换。这款智能电视售价为6999元,并不坑爹。通过乐视TV,乐视集团不但打造了包括乐视超级电视、Letv UI系统、Letv Store、乐视影视库和云视频平台在内的大屏生态系统,也确实实打实地赚到了钱。
中国人用惯了免费的软件服务,但对硬件消费却并不排斥。小型软件或互联网公司完全可以针对特定群体开发硬件来变现。但是需要注意,这种硬件必须能满足于某一小群体的特定需求,切忌“大而全”型设备。如果做成去年泛滥的互联网手机那样就没竞争力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