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业中技术合伙人的分工和定位到底是什么?
当天,一位朋友给我打来电话,非常激动的语气,说这篇文章说到心坎上了。并且提到他感受到的一个问题:对于技术合伙人自己认为的定位和别人给这个角色的定位,差异很大。
一般的创始人都会想:“我只要把想法和规划设想出来,剩下的都是技术合伙人的事情了。”但技术人员一般不会这么认为,他们更倾向于有人把产品原型做出来,自己去做技术实现那部分的事情。甚至大公司的技术人员已经习惯设计人员把全部页面都切好,自己再开始写逻辑代码。
我也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认为“技术合伙人对业务的把握和用户体验的设计感觉差的很远”。看到这样的评论,我也觉得哭笑不得。
现状就是,中国并没有诞生成熟的产品经理人群,更不要说产品合伙人了。在产品没有很好的定义状态下,这个合作会出很大的问题。尤其是结合传统行业的互联网项目,往往创始人根本不懂互联网产品。要让他直接对接技术合伙人,中间其实有很大的一个壕沟。
解决方案有几种:要么创始人能做出产品原型;要么技术合伙人有很强的沟通和理解能力,能够自己做产品设计;要么需要一个中间的协调人:产品合伙人。
我更倾向于第一种,也就是创始人有做出产品原型的能力。如果没有,需要学习,现在可以利用的工具很多,你可以完全不用懂技术,就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出产品原型。但是,随着项目的进展,技术合伙人需要逐步的理解业务,并能够从技术层面逐步转向产品角色。这样,更能拓展了自己的职业发展。
互联网产品是需要从业务和技术两个层面来定义产品的,我们既不能把这个责任完全推给技术合伙人,也必须承认从技术角度看待产品的重要性。
最近一直在看“罗辑思维”,思维和知识的碰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微博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朋友开始理解技术人员,并进行一些调整。让拥有不同优势和资源,思考模式不用的创业合伙人相互理解是值得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