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向左向右看,向上向下看
当你站在高山之巅,左看是山右看也是山,都是山,山连着山,山外有山……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你看到的是桔子、苹果、葡萄、鸭梨,哪个更好?都好,它们之间没有可比性。换句话说,创业做“高科技”还是做“传统行业”,建“网站”还是开“小店”,无所谓哪个更好哪个更时髦,草根创业,行行出状元,都有可能赚大钱。
朝头顶往上看,没戏,牛顿在地底下牵拉着你,你飞不上天去;往下看,平地一块,再仔细看看,低头看自己的脚下,注视再注视,看能不能火眼金睛,看穿地表、看穿地壳,看见地心里翻滚的岩浆?
换句话说,垂直地来比较想法,才能看出差别、看出各自的高明之处。
星巴克和两岸咖啡都是咖啡厅,味道大不一样;Facebook和MySpace都是SNS网站,体验、用户群、功能各有所长。
堂堂中国有的是人才,想法要多少有多少,别以为你的想法会是多么的独特、绝无仅有。即使你的想法和别人撞车,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别怕人家叫你“山寨机”,你可以把人家当成“假想敌”,要想方设法(又是需要想法的活计)把“假想敌”干掉,给他们让个座,请他们跟在你屁股后面造“山寨机”。
5)是驴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公投!
“哈哈,我想到一个绝妙的想法,但是保密,绝对不能告诉你!”
好吧好吧,把你的想法锁在保险箱里,再挖地三尺埋起来吧。等着吧,过了10年,即使你的想法不发霉不长虫子,想法依然还是想法,没有前进一步;等到那时候再拿出来,不光大家都会觉得这想法实在并不怎样,恐怕连你自己都会挺感没面子的。
想法是需要反馈、推敲、推翻重来、反反复复锤炼的。偷想法没那么容易,想法偷去了放在脑子里还是空的,要把一个想法做出来,需要花钱花心血,也没有保证一定会成功,这种偷想法的冒险事情大部分的人都不会也不愿去干。你本来自以为自己的想法有多灵光,可是你一讲出来,别人大加嘲讽,人人都觉得自己比你还聪明,他们好的想法比你多得是,犯不着来偷你的,也许人家还在怕你偷他们的想法呢。
想法哪里是那么容易偷的?!想法要等到销售额至少到达了1个亿的时候,才有可能会有人来偷。在很多情况下,真正的竞争出现在你的想法产生了市场的冲击波之后,一旦你的想法赚了大钱,便会引来一大批“大盗”,大盗们偷去了你的想法又会怎么样呢?他们一定会成功然后把你给吞了?iPod刚上市的时候“大盗们”有谁看得起这个小玩意儿?还不是等到了iPod大红大紫的时候才让“大盗们”口瞠目呆、恍然大悟,连比尔盖茨都来拷贝炮制iPod的山寨机,结果呢?
保护想法是要看场合的,要把握分寸。你如果没有朋友之间的讨论、同事之间的反馈,你独自一人能想出个十全十美的想法,除非你是牛顿、贝尔、爱因斯坦。
6)能不能赚钱?
创业就是要赚钱。创业成功的CYE衡量标准就是赚钱的多少,至少,这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标准。至于你赚了大钱之后怎么个用法,那是你的事情,你可以盖宫殿、可以买矿山、买海岛,也可以捐庙做善事,到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讨论“花钱”的想法吧,今天的主题是“赚钱”的想法。
一句话,检验一个想法的唯一标准:要么赚钱,要么不赚钱。
创业的想法是打巷战,不能在象牙塔里为想法而想法,创业不是MBA做练习,得玩真个儿的,所以得把想法放在“实战”的环境里,时刻把想法和“钱”联系在一起。
赚钱的想法是否可以进一步改进,争取赚得更多;不赚钱的想法要么扔掉,要么继续锤炼,把它一直锤炼到可以赚钱。
判断一个想法赚钱的可能以及赚钱的多少,最好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精确计算出例如产品的单价,单个产品的成本,毛利、净利润的比例,然后测算你什么时候能卖掉第一个产品,什么时候公司能运营打平;用加减法,不要用乘除法,客户一个一个加上去,销售一分一分地加出来。记住:用月为单位来算,用底线来算你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销售增长、利润增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