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不是救命稻草,而是放大器
我相信很多朋友日后的商业活动中会以各种方式和明星合作,例如和明星一起创业、找明星代言。明星代言给大众传递的概念是我在使用这个产品,因为我觉得好,所以你也会觉得好,大家也一起来用吧。这样鼓励明星的粉丝中那些认可明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渴望和明星达到一定高度和品位的人去购买这些产品。从这点来说,明星其实不是在为产品代言,而是在为产品的使用者代言。
明星创业只需要自己的努力告诉大家现在我在做什么事情,而明星代言大众要记住明星的名字、产品的名字、明星与产品之间的共同点。这就是代言和创业的差异。
明星创业站在生产者角度上,而明星代言站在使用者角度向大家推广。明星创业所有受众知道明星在做这件事,大家更关注与明星在这方面的专业性。明星代言大家不关心明星在这个事上是否专业,只要生活习惯、品质是我认同的,那么大家就会尊崇这个明星的代言效果。
明星效应产生的效果是一个加速器、放大器,是通过更少的时间、更少投资实现更长时间、更多投资带来的效果。但是既然是放大器,正向放大和反向放大的效果是一样的,正向把一个企业盘活的速度很快;相反产品本身有问题,死的速度一样会被放大、被加快。
所以我判断一个项目可否进行、可否参与的一个标准是-----这个产品去掉水木年华四个字产品依旧可以存活、正向盈利。加上水木年华四个字会让产品进步一日千里;反之,大家一块玩完。
明星是肥料,而不是土壤。一个项目存活是因为其符合商业规律、有自身特点和健康的计划。如果土地本身是肥沃的,明星的参与会让麦苗生长的更加茁壮,速度提升;如果项目是一个戈壁滩,那么怎么浇水,该死的一样是死。
明星创业,站在台前还是幕后?
明星创业,分为站在前台还是后台两种形式。
一是以自己的形象区宣传,告诉大家我在干什么事。此情况适合B2C,我的消费用户是普通的用户,利用自己在大众的影响力,转换为更多的消费力。
二是利用自己在某些行业内的资源、影响力、平台,默默的在后台赚钱稍微后台一些的创业。此情况适合B2B、B2G。比如谢霆锋,在面对B2C的产品,会用代言的方式(做广告);然而他自己的公司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影视后期制作的公司。这个公司将英皇所有电影的后期特效制作工作全部包揽下,盈利非常可观。这就是明星在幕后默默赚钱的故事。
明星应努力维持艺术气息
明星≠商人,明星和商人在歌迷和百姓的形象存在差异。明星给大家展示更自我、更个人,更感性;商人给人更理性,专注、考虑他人的形象。
我这方面没有很多经验,直觉告诉我创业中应该努力维持艺术气息,不要那么多商业气息,当歌迷/影迷/粉丝发觉你已经变成一个商人,他们会很崩溃的。你可以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千万不要做这样的人。在创业过程中,我保持理性思考,同时努力从心里到外形上维护一种依旧感性的状态,这个也是维持明星效应的一个方式。
创业是一个长跑,比的是耐力,明星创业、明星效应、明星代言都只能帮助你在这场比赛中站在比别人更靠前的起跑点。如果是一个短跑,可以赢得很轻松;但是创业是长跑,你可以在开始领先,而最终决定结果的还是产品/项目自身的耐力。
再来看一下黑马营同学对明星创业的思考。
1、高葫芦娃:类似服装这样有些不达预期的项目,是否和明星效应关系不大?
缪杰:明星效应,因为反响相对较大,所以留给自己的试错机会相对较小,没有太多的机会调整。两批货上去,不达预期,就必须迅速煞车,否则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2、高葫芦娃:怎么兼顾创业与演出?在公司内如何转变明星老板和普通员工相处?
缪杰:(1)音乐工作是根基,根没有了,树长的再高大都会没有养分死掉。(2)公司的员工就是要把我当做明星,这样员工才会有士气,才会以工作为荣。决策上的事,和管理层沟通,由经理层面去宣布和执行。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