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年轻人多数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每个人的生活是由自己开创的,父辈的优越条件是他们奋斗得来的,自己的生活也需要自己去奋斗和创造。
有了这样的意识,美国的青年人在学业结束之后,要么自己创业,要么努力钻营某个领域,但都是在用积极的奋斗去开创自己的人生,而不会抱怨环境太差,更不会从别人身上寻找自己可以不努力的借口和理由。
中国的青年人应该学习这种奋斗精神,做成做不成都要努力去做,环境虽然可能很复杂,但要学着适应环境甚至改变环境,主观和客观条件都要为个人的努力奋斗服务,这种意识支配着的人生更容易获得成功,留下的遗憾会更少。
笔者经常会听到周围三四十岁的中国人懊悔地说诸如假如当初知道努力之类的话,而说到这些的时候,“当初”已经远去,懊悔和反思可能都已经晚了。
富而善的精神品质
今天的中国人有点真的唯“物”主义了,独善其身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行为准则,事不关己通常会高高挂起,多数人奋斗和追求的目标只是让自己和亲人生活得丰衣足食。
这其中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但从个人自身来说,乐善好施已经远远脱离了中国人的内心,慈善事业在中国也就成了一种经常被践踏的东西。
美国很多有钱的人都是通过早期的奋斗和努力创造了某些金钱帝国,但是拥有了财富之后,最终也会乐于行善,而不是把所有财富留给自己的子女,因为他们知道财富更容易毁掉后代。
比尔盖茨用自己的财富设立了公司化运营的慈善基金,让慈善像商业一样周而复始,不断惠泽穷人;很多商业大亨都会拿出大量的金钱做慈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为了回馈社会或者帮助穷苦。
相比较之下,中国的富人做慈善,作秀和贴金的成分更大,真心富而善的人很少。笔者把这一点理解成为中国青年人应该学习的精神,是很希望未来的中国富人中出现更多真心帮助穷苦的人,更多年轻人把“达则兼济天下”贯彻在自己奋斗的历程中。
公平精神和不仇富的心态
任何社会都存在特权,美国当然也不例外,只是其环境相对更加公平一些。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以及独立精神,要想真正开创出事业来,还需要相对公平的创业和竞争环境,无论贫富,无论贵贱,既然同在一条线上竞争,最好面临的是公平的客观条件。
中国的很多在某方面处于优越条件下的年轻人已经习惯了顺理成章地利用父辈创造的便利条件来为自己的事业和人生推波助澜,缺乏公平竞争的意识和精神。
近处来看,这些便利条件可能有助于自己发展,但从长远来看,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中缺少了公平竞争的磨砺,锐意进取的精神也就会逐渐退化,俗话常说中国人富不过三代,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美国人身上值得学习的东西远不止于此,当然,中国年轻人并非一定要学习美国的同龄人,只不过如果向别人学习一些东西,更有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为什么一定要拒绝呢?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