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心得→新闻
    


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大于完整性


cye.com.cn 时间:2014-5-22 8:21:16 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杨婕 我来说两句

  陈先生去年创​立了这家以贸易为主的数码配件公司,一年时间企业已发展到了50人左右,企业经营手机的保护皮套、保护膜以及其他周边配件,线上线下的渠道都建立起来了,但这50个人总在不断的变,员工来来往往中企业的生产销售总是不那么顺利,陈先生开始多方打听,着手引进一部分管理人员,这意味着必须对工作进行重新分配,这不是什么大问题,陈先生很快在企业内按职能分成了销售、产品事业部、财务、人事行政几大部门,销售经理和产品经理按计划走马上任,财务有一名会计,基本的进出帐目的职能是可以承担的,现在差的只有人事行政人员了。
  
  即使这样,情况似乎并没有好转,员工的流动性依然很大,工资不合理,薪酬太低,干得不开心,随便什么理由都可能成为员工离职的原因,人事行政经理一年之内连续换了四位,问题几乎成了死结,但这并未能阻止陈先生发展企业的雄心,他决定自己带着几位经理来进行管理提升。
  
  首先,他制定了一个近三十个部门的组织结构图,找朋友要了一套岗位职责,关起门来照猫画虎整理出了自己企业各岗位的职责,然后让产品经理把公司的流程都画了一遍,一个完整的雏形几乎成形了,前后大概用了一个多月时间,陈先生很得意,信心满满,剩下来按此执行,心想员工流失的问题一定能得到解决了。他能如愿以偿吗?
  
  做企业的实质是什么呢?这就象一个四轮车模型的拼装过程,以什么方式来打造这个模型,打造好以后它运转的速度、效率如何?我们可以把这称之为管理的有效性。显然,如果你拿一张四驱车顶级改造型的图纸去做初级改造,你会发现因缺乏很多部件,根本无从下手,就如陈先生画的三十多个部门,平均一个部门一至两人,甚至有些部门人员都没有,工作基本开展不起来,所以这样的结构其意义是不大的,照搬别人的制度设计其可行性就更存疑了。
  
  长久以来,管理的书籍都是写给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看的,组织健全,员工众多,这些企业需要考虑管理层级,管理幅度,长期规划,工作内容以及矩阵结构,但小型企业,尤其还未脱离创业期的企业,管理应该如何做?小企业资源缺乏,这些理论往往很难与实际匹配,所以有人提出小型企业管理无用论,认为只要销售好了一切都好了,所以小型企业不管理或无管理,但事实并非如此,企业家在解决实际的困难时,依然绕不过去对企业内部的活动是如何组织的这一核心问题的回应,从做手机配件的包装销售的小企业到做出一只完整IPONE大型企业,都有两个核心的要求蕴藏其中:一方面整个活动如何拆分成不同的任务,二是这些活动又是如何协调整合起来的?这个问题回答不清则分工不精,分工不清员工无所适从,分工太清晰工作又没人干,所以逼得这些企业家再次跳回到管理改善的轨道上来,左右为难。
  
  从我近来接触的众多中小企业来看,小型企业并非不要管理,不要的只是“繁琐的管理”,其管理的过程中有效性大于完整性,在小型企业中扩大部门内容而减少外延,增强协同,也就是说把设计的参数和企业所处的故事场景结合起来,形成战略协同、监督管理、流程清晰化、工作标准化、员工技能标准化,从而使小型企业具备快鱼效应,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同时,小型企业只是建制度还不够的,尤其是创业期,领导危机是影响其机制导入的有效性的最大的瓶颈,机制建立本身就是思想变革的过程,是纠正不良习惯的过程,大型企业其文化认同有一定的基础,核心团队的价值观基本相同,而小型企业则不同,因各种偶然性走到一起的团队,如果企业领导人本身不能做到对下属的影响力,不能成为企业信条及价值观的代言人,不能使下属由服从而变成服气,则这样的写出来的制度是很难深入员工内心,而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的。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小型企业里领导人在其领导力还稚嫩的情况下,常常寄希望于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制度来约束员工,最好是能得到一本大公司的制度秘笈,第二天就把下属全部规范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管理在企业里其实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建立规章、制度、流程;而另一部分则是推行这些规章、制度、流程的方式、方法与管道,管理学的书针对前一部分往往说得比较多,而在后面这部分中却少有涉及,所以我们会发现,明明一个很好的提案,在小型企业里就是落不下去,刀在手,一挥之下总是失了准头,为什么?自然还是领导力的问题,功夫不够。
  
  回过头说说陈先生,最后陈先生听完分析后,发现他离理想似乎并没有之前想象中那么近,给他的建议是不要关在象牙塔中写制度,回到企业管理的本质中来,简化繁琐的中间环节,围绕核心业务展开梳理,建立工作标准,规范内部薪酬,增强沟通以缓减劳资双方的理解与信任。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