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杨成静的养兔协会现在注册会员已经超过600人,还常年聘请四川农业大学赖松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2个月召开一次技术会议,摆兔经、谈兔子,交流养兔技术以及养殖经验,针对性地指导提供合理的基础日粮,维系长毛兔生长及生理活动所必需的日粮搭配,科学饲养管理,引导适时剪毛,夏天50天剪毛,冬天70天剪毛。
协会不仅协助农户联系购买长毛兔品种,还定期组织养殖户集中培训,组织示范户外出参观,学习先进的饲养管理经验,使他们掌握长毛兔的饲养管理经验,种兔繁育,疫病防治和剪毛有关技术,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服务,推行统一引种,防疫、培训、服务、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
一种通过签订供种、兔毛购销合同,以市场价和保护价相结合方式收购兔毛的“公司+农户”产业化之路正在形成,公司与农户的利益联接也会更加紧密。
如今,张场镇2006年长毛兔存栏30万只,肉兔出栏40万只,肉兔收入1200万,纯收入400万,其中肉兔出栏40万只,总收入1200万元,纯收入400万元;长毛兔30万只,总收入3600万元,纯收1500万元;人均兔业纯收入达871元。
年轻也是资本
许多人的创业激情的苏醒与萌动,大都来自心灵深处的欲望和现实面前的压力,通过在思想上反复交锋后,总想通过创业改变自己的生活。
年轻人欲创业,资金并非最重要,重要的是敢想、敢干,善于学习、善于从实践中获得经验,像张场镇兴达种兔场业主杨成静这样的年轻人,并没有把时间荒废在烟酒牌上,也没有仅仅局限于继续从事以往按部就班的职业生涯,从给老板打工,齿轮厂车间工人、政府工作人员,与人开办竹编厂……不同角色的转变、不同的人生经历、不断的经验积累,成就了他积极投身充满挑战和机会的创业天地。
他从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到精通兔子养殖的带头致富能手,并拥有了自己的种兔场,此过程有艰辛、有泪水,但却展示了当代年轻人多思、多想、多干的精神劲,杨成静的创业故事说明年轻人应该不断地尝试、摸索、多动脑子,做事创业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本身就是资本,就是财富。年轻人最大的资本是可以毫无顾虑地做很多事情,这是一种积淀。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