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商们的“血泪控诉”,几位银行界的代表将其比作恋爱:过程需要时间。
“一个比喻,就好比我们男女之间谈恋爱一样。可能你跟一个银行谈恋爱,他是一个良家闺女,他进入状态会比较慢,你要让她慢慢了解你信任你,然后才会把最珍贵的东西给你。 ”农行浙江分行总经理陈介伟坦言,网商刚有发展时就应与银行建立沟通,不要等着急用钱时再临阵磨枪。
工行浙江分行营业部总经理胡寅则直接吐槽:从信贷角度说,网商是“一轻三高”——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而其中的“轻资产”和“高风险”恰恰是银行最怕的。胡寅同时认为,一些网商在财务制度上的规范、金融知识的掌握都有待提高。
“对于网商的融资需求,金融体系愿不愿意、能不能是两个关键问题。 ”花旗杭州分行行长史渤阳称,银行肯定会对企业运作的基本情况、诚信体系有一个考评。在电商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除了传统的借贷体系外,一些基于电商的网络数据或许可成为辅助信息来帮助银行做更好的决策。
“借助协会跟银行来联系也是不错的融资方式,有的地方商会也专门为网商成立了担保机构。 ”陈介伟同时补充道。
网店数据能否被认可?
分立围城内外,网商和银行之间的博弈正在加速。
央行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的中小企业贷款的确已在提速。截至2011年底,一共有21.6万户中小企业从银行拿到贷款,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但不能忽视的是,这21.6万户中小企业占工商登记企业的比例不过只有1.72%,仍然有大量企业的融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尤其在中西部地区,有69.3%的小微企业主要靠向亲戚朋友借款来融资。
在小微企业最为期待的扶持政策中,降低融资门槛和减免税负分别排在前两位。而在网商大会现场,由于银行代表提出想跟网商“谈恋爱”的比喻,参会者都转而呼吁阿里巴巴能够当好“红娘”。
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焦点是:究竟网店“看不见、摸不着”的运营数据,何时能够成为银行放贷的参考标准?保存在第三方淘宝仓库中的货物和订单,可否作为融资的一种凭证?
这个答案可能还需要长期的摸索,但业内人士已看到了曙光。
“来自电子商务的大量网络数据可以直接用于评估小企业风险。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金融相关负责人评论说,阿里小贷公司相关人士也表示,重视数据,而不是单纯依赖担保或者抵押,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的门槛,也让小微企业在电商平台上所积累信用的价值得以呈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