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资(Angel Investment)通常指自由投资人或非正式风险投资机构对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前期投资。今年以来,多家投资机构成立早期投资基金。加上之前个人天使投资的活跃,国内俨然出现了一股“天使”潮,坊间甚至有“不创业就去做天使”之说。但“全民天使”的热潮,对行业来说未必是好事。国内天使投资人迅猛增长,“天使投资”这个听来极为可爱的名称却未必如想象中的纯洁,中国的天使投资圈弥漫着五大谎言,这需要创业者拨云见日擦亮双眼来辨别。
谎言1:“我很有钱”
真相:借高利贷完成GP
很多刚成立的基金公司都处在创业阶段,难免会夸大融资规模。就像创业者普遍会夸大融资额一样,这也就是说,VC夸大自己基金的融资额其实是行内的潜规则。
一位风险投资人曾描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有创业者被高利贷人士追债,创业者说他们没有借过高利贷,后来追债人表示是他们的投资人借了高利贷。由此可见,很多风险投资人急功近利,为了忽悠有限合伙人(LP)投资进入他们普通合伙人(GP)的基金,不惜借高利贷完成自己的GP投入基金的份额,这样做其他LP才会汇款到账。
谎言2:“我肯定会投”
真相:骗取计划书
这种谎言往往也会出自刚成立不久的基金公司。当LP的钱还没融到时,他们要假装成一个像模像样的基金公司,打着学习项目的幌子招揽商业计划书,实际上是在浪费创业者充满激情的推介。
创业者应该聘请口碑好的财务顾问、法律顾问、财经公关公司、金融咨询机构等获得联系投资人的渠道,一定小心不要受骗上当。曾经有创业者花2万元买了一个天使投资人的手机号码,类似这样的事件是让人哭笑不得的。
谎言3:“所有要求都能满足”
真相:满足需求要另收费
投资行业鱼龙混杂,如果明码标价收费合理,这是很正常的。但是目前的市场上有一些害群之马,用欺骗的方式收取费用,比如承诺可以融资打包上市。最让人不解的是,很多创业者明知道会上当受骗,但还是情愿孤注一掷,真正受骗上当后又不肯接受现实。
目前的问题是,很多创业者都愿听阿谀奉承和冠冕堂皇的谎言,很多人并不知道融资和上市的艰难,不了解自己的短处,这就非常容易受骗上当。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