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四看”与“两少”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开复
从谷歌中国离开后,李开复一直对大学生创业极为关心,于是创办了创新工场,并形成了一种“天使投资+孵化器+创业指导”的全新商业模式。近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接受钛媒体专访,解读了创新工场投资创业公司的原则。
人、趋势和执行力是李开复投资的三原则。虽然大部分投资公司在风投时,基本属于“投人”模式,而创新工场是在“所有赞成投人的公司里面,最考虑其他 因素的。”李开复会很全面的去考虑行业趋势,这个项目是不是顺势而行,“因此我们综合考虑人、趋势还有团队的执行力。这三者都很重要,最重要的是人,另外 两个并重。”
投资创业者“四看”
首先,创业者必须有对产品和领域的热情。你必须深深的爱着你的产品,热爱钻研你的领域。我们并不想找一个只想赚钱的投机型团队,如果你想做一个旅游的产品,可是你本身不热爱旅游,你如何说服投资人信任你。
第二,创业者必须对相关产业和领域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比如说,你想做一个移动设备上的社交产品,那么你必须能够说出几大知名移动端社交应用的优劣 势。当然,你要懂得比我们团队要多得多才行。毕竟这是你最爱的东西,你对产业的热爱,会让我们觉得你更加可靠。此外,有优秀的产品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创业者必须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如果是仅会写很漂亮的PPT,business plan,嘴里讲的很美,但是真正能做成事情的人,即使面试的时候会很加分,但最终执行的时候你要懂得如何去选择。口齿不清晰是ok的,但是做事不扎实,不能落实是不行的。
最后,创业者最好是一个富有吸引力、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因为创业的过程会出现各种挫折,所以你必须能够凝聚团队,碰到问题但能让团队保持信心,感到幸福,保持团队特色。无论你性格如何,你得做到让团队可以死心塌地的跟随你。
警惕“两少”
1、少投无经验者,屡败屡战的创业者更受欢迎
创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创业者的个人品质,还关系到他之前的创业经验,有经验的创业者后来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创新工场“更倾向一些有经验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不是第一次创业者”。
2、少对担心的“瑕疵”存侥幸心,警惕“墨菲定律”
“If any 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这就是墨菲定律,意思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如果创业者有任何瑕疵,让你有任何担心,我保证在未来的 五年,这个事情会造成问题。所以你不要抱着侥幸的心态。”
比如你觉得这个创业者有点虚荣,整天说大话,会不会以后不做事,不用问了,答案是会;或者说这个创业者,虽然他的商业计划做的很漂亮,但是很虚啊, 以后执行力会不会欠缺。肯定会;比如创业者不好相处,会不会有点冷冰冰的,会不会自私,会不会和合伙人出问题。不用问了,一定会。
雷军:三条投资原则
雷军
这些年,通过做公司和思考,作为创业者的雷军总结出他在互联网创业的“七字诀”秘诀:专注、极致、口碑和快。那么作为天使投资者的雷军,对于投资有何秘诀呢?
在同行眼中,雷军有两个特点,一个他偏喜欢大公司出来,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而他之前没有做过。第二,你要想办法找到他身边熟悉的人来做介绍人,具备这两点基本上就能搞定他。
对于项目,就雷军个人风格而言,他不是特别关注商业模式,而是市场规模。关于人,雷军更偏爱平均35岁的创业者,他们有经验,这样的成功率要高很多很多,“这是因为中国比拼的是执行力,还没有到创意稀缺的时代。”
而对大学刚毕业的人,雷军是不投的。在他看来,刚毕业的都最好不要创业,而最好是要么找个创业公司,要么找个大公司,先提高技能,有相应的商业网络,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创业。
雷军曾总结自己的三条投资原则,第一条就是人要靠谱、不熟不投;第二就是大方向没问题;第三个就是小方向被验证。
“因为这样才会有成功率,我想他们来找我,肯定也就是想听听我这样的意见,觉得这个方向行不行,觉得这个切入点对不对,觉得找这几个人合伙好不好,然后我想更多的是,我给他们一些这样的建议。如果这件事情被我认可了,或者投了点钱的话,我觉得成功的概率还是提高了蛮多。最最重要的可能是,我给他们提供了一种信用,就说这件事情雷军看好了,已经投钱了,其实在今天这个商业社会里,有时候信用的价值可能远远超过了我投的那点钱。”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