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香港本港港口增长缓慢,和记黄埔正在把目光投向有潜力的海外码头
香港首富李嘉诚旗下的港口大鳄和记黄埔13日宣布,向西班牙公司Grupo Mestre收购位于巴塞罗那港的集装箱码头———加泰罗尼亚码头(简称TERCAT)的主要股权,但和黄拒绝透露此次投资的具体金额和持股比例。面对香港本港港口增长缓慢,和黄正在把目光投向有潜力的海外码头。
巴塞罗那港地处西班牙东北部,是地中海的第5大港口。和黄港口集团董事总经理马德富表示,巴塞罗那港是进出伊比利半岛的主要贸易通道,经过此次交易,和黄在欧洲营运的集装箱码头将增至8个。
和黄目前在全球共经营41个港口,242个泊位,2004年的集装箱总吞吐量达4780万TEU。近年来,受到内地港口迅猛发展的冲击,香港港口的增幅有所放缓。而作为香港码头主要投资经营商之一的和黄,其旗下香港码头的业务相对于内地其他码头,也有明显差距。去年其香港港口业务毛利润涨幅仅为4%,而公司在深圳港口的业务增长了20%。
据《华尔街日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自珠江三角洲的货物约有90%由香港港口处理,而如今这一比例已降为60%。为了增强本港码头的竞争力,香港特区政府日前宣布明年起减收港口停泊费用,以应对竞争。
面对香港本港码头业务增长减缓,和黄开始转移战略目标,将眼光更多的投向海外市场。今年6月,和黄将旗下香港港口业务的部分股份出售,主要包括其拥有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20%的股权及中远-香港国际货柜码头10%的股权。
与此同时,和黄在海外的码头投资中却是动作频频。今年以来,和黄先后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埃及亚历山大港、泰国兰差彭港、阿曼苏哈尔港等港口投资,而其对内地港口的兴趣也是与日俱增。就在11月份,和黄刚刚宣布与深圳市盐田港集团共同投资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建设深圳港盐田港区集装箱码头扩建工程。
洋山港:和黄从未放弃的目标
作为上海港冲击世界第一大港的重要砝码,洋山深水港于12月10日正式启用。尽管洋山一期已经交由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及旗下的上港集箱经营,但是作为国际码头大鳄的和黄,从未放弃过对洋山港的投资机会。
然而,去年12月底,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宣布成立股份公司,香港另一家码头经营商招商局国际击败和黄,成功获得上海港务集团30%的股份,也间接拿到了洋山港的入场券。
有业界人士分析,这次和黄出局是由于和黄收费过高,缺乏价格竞争力的上海码头将很难吸引更多的船公司和箱源。
在12月10日开港仪式后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深水港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作亮透露,一个由中资和外资联合组成的经营团队,将会在20日左右组成。此前同盛总裁顾刚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参与竞争的既有和黄这样的码头运营商,也有中远中海这样的船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