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蜂拥一级市场 价格泡沫隐现 场外
在创业板推出预期下,不少外资资金加速流入中国,本土各方资金也掀起了“奔私”潮。
清科集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主要投资国内市场的PE(私募股权投资)和VC(创业投资)在募资方面均出现爆发式增长。其中,PE募资达199.9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而VC募资也达22.64亿美元,同比增长536%。
在蜂拥的资本和暴跌的市场下,一级市场是否会呈现泡沫化的倾向?
外资蜂拥而入 次级债危机并没有阻挡外资进入的脚步,活跃的中国一级市场反而成为国际游资的避风港。
某外资投行人员告诉记者,诸如退休基金和其他基金,由于美国市场的衰退,资金反而逐渐投向新兴市场。他这次就是受欧洲基金的委托,来中国寻找合作机会。优势资本有限公司总裁吴克忠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有很多大的投行开始参与私募股权的投资,如花旗银行、瑞士银行都设立大型的基金来参与私募。
2005年9月,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Sequoia正式进入中国。自此,诸如KKR和黑石基金等欧美的VC、PE等纷纷登陆中国。彼时,软银赛富基金在6个月融资6.4亿元,创下了当时融资纪录。
“那时我还非常得意,因为6个月融了第一笔基金6.4亿美元,但现在人家3个月融资十几亿美元。”赛富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回忆说。
此一时,彼一时。目前,国际资金流入中国的速度和规模都早已翻了一番。
据记者了解,接连有新的外资基金在去年底今年初完成募集,而募集新基金“又多又快”。
在新募集的外资创投基金中,北极光创投二期基金规模为3.5亿美元,其募资规模较一期基金增长了191.7%。蓝山资本中国二期基金和兰馨亚洲四期基金两只成长基金分别完成了14.5亿美元和4.2亿美元的资金募集。其中,蓝山资本中国二期基金的募资规模是一期基金的近5倍,兰馨亚洲四期基金较前三期基金增长了132%。
“近期,有五六家外资机构主动找我们谈,要求设立创业合资基金。”天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关春祥介绍。天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天津市政府设立的总额度为5亿元的“母基金型公司”,意在吸引国内外民间资金在津设立各类商业性创投机构。
吴春祥说,在2005年前,天津创投与外资合作创立了3只合资基金,规模都较小。例如,第3期中外合资基金,是由天津创投与海外机构各自出资1000万美元而设立的。但如今,“这家海外机构近期已经在国外募集好了8000万美元,等着进入中国市场”。另外,更有五六家此前没有接触的海外机构主动要求合作,出资规模都在5000万美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