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如期而至 是冲击波还是无限商机 从今年6月1日起,还想继续使用塑料袋吗?谢谢,但只有厚和加厚的,而且,请付钱。
这就是一纸“限塑令”的威力所在:它面对的是一年上千亿个的塑料袋使用量、数万家生产企业和商家,外加数以亿计的消费者。有专家评论说,这可能是我国迄今为止在经济领域内贯彻环保理念规模最大、程度最深的一次行动,其深远影响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从现在起,消费者要适应,商家要调整,而生产企业更要面对或者危机或者商机的“生死抉择”。“限塑令”,让我们距离告别白色污染的梦想还有多远?
“限塑令”下各大超市环保袋花样百出
记者在广州家乐福万国广场分店门口处随机采访了一位罗女士,发现她买了100多元的食品和日用品,就用了11个塑料袋。
50多岁的罗女士说:“有‘限塑令’吗?我还不知道啊。不用塑料袋,那要用什么?菜篮子吗?”
罗女士的反应并不令人意外。事实上,塑料购物袋已经称为我国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据中华环保联合会统计,我国每天消费的塑料袋数量达到30多亿个,其中仅买菜就用掉10亿个以上。而从6月1日起实施的“限塑令”,有望彻底改变这一状况。
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教授、环保专家周文章说,习惯所说的“限塑令”,可以说是由《塑料购物袋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共同构成的。前者要求塑料购物袋的厚度不低于0.025毫米,而后者则规定向消费者提供零售服务的各类超市、商场、集贸市场不能低于经营成本销售塑料购物袋。
周文章说:“还有很多规定,比如对塑料购物袋进行了明确分类等等。但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两条。”
换句话说,超薄的塑料袋将消失,而符合标准可以上市的塑料袋仍然存在,但是消费者必须付费使用。
由于事关切身利益,遍布我国大中城市的各大超市已经称为应对“限塑令”最积极的市场力量之一。
以家乐福中国为例,该公司市场推广部门有关人员向记者介绍说,该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2款收费塑料袋,分别是大号和中号,根据规格尺寸和使用材料的不同分别为0.2元和1元。
在华润万家超市,人们可以选择每个2角的大号塑料袋或每个4角特大号塑料袋;另一家超市百佳则推出了3种规格的塑料袋,分别开价0.1元、0.2元和0.3元。
然而,更多的大型超市则希望吸引消费者使用环保购物袋。家乐福就特别推出了多款尺寸、颜色、款式不同的购物袋在商场售卖,这些购物袋最小承重6公斤,最多承重约20公斤,售价从3.2元到10.5元不等。
“我们此前已经推出了环保袋,或者购物满一定数额后赠送,或者一般以均价4.9元出售,没有‘限塑令’时,每天的消耗量都在300到400件。因此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消费者接受。”家乐福市场人员说。
对于塑料购物袋收费后增加的收入,商家则各有各的看法。华润万家表示6月1日后会把售卖塑料袋的所有收入捐给环保部门或慈善机构,“不希望把这笔钱作为利润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