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
创设权证陷入被动 国际投行出卖联通
首先是一些大型的国际投资机构,最近一段时间大量出具看空联通的报告,而在电信重组方案公布以前,基本都是看多的。先前市场预计的电信重组方案同公布的其实并无实质性差别,究竟是什么“风”让投行们“转了舵”?答案很简单:利益。
有人可能会问,如何能通过沽空联通获利?其实,更准确点说应该是为了减少损失,原因在于,那些投行大佬们在此之前创设了大量中国联通认购权证。截至2008年6月,各大投行发行的联通权证共13只,更奇怪的是,这13只权证全部是认购权证,且到期日从2008年6月到12月不等,2008年8月31日前到期的最多,一共有8只。这些大佬的身影人们一定不会陌生,荷兰银行、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瑞士银行……而且,创设数量相当惊人,比如一个叫中联麦银八零九A的权证,创设的数量便高达3.92亿份。
有必要说明一下香港的权证创设制度。目前内地的做法是要求每发行一份权证需要全额担保抵押,而港股目前的权证创设制度是,仅设定发行人的资格门槛,不对发行人避险交易进行控制,而且,没有刻意规定权证注销制度,权证交易中采取的是做市商制度。从投资者的角度而言,权证投资者倾向于在临近到期时把权证卖给发行人,以便锁定利润或止损。
显然,一旦复牌交易后中国联通股价飙升,权证发行商在未来几个月必将损失惨重。因此,只有不断在消息面放空,在正股上做空,才能达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
有评论认为,造成如此这般的原因,是这些国际大行错误估计了电信重组的日期。他们都预期重组至少要到奥运会之后,因此把权证到期日多数设在今年9月份之前。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此次电信重组在多次“狼来了”之后,突然真的来了,闹剧因此开演。
至于演出效果,可谓十分明显。我们看到,昨日,这些权证基本都是下跌的,有些跌幅巨大,比如中联汇丰八零六购昨日下跌33.3%、中联德银八零七购下跌15.63%、中联麦银八零六A下跌14.29%。可以说,国际投行成功避免了大规模亏损。
旁白
“可耐心持有联通 基金杀跌已无意义”
除了“谜底”,大家同样关心的,是中国联通的未来。
有市场人士认为,“重组格局的日渐清晰,大投行权证的不断到期,还有国家非对称监管的实施,半年内联通就可以看到起色。大家可以耐心持有联通,目前基金杀跌已经没有意义。”
另一方面,国内也有不少研究机构仍不看好联通未来走势,尽管其复牌后已连续收出4根阴线。他们认为,该股后市恐怕不会继续大涨大跌,很可能将维持震荡走势。
而对于6月3日在涨停板追进的投资者,有分析认为,有可能将不得不面临与48元追中石油者相同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