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戴德梁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台湾地区房地产投资金额高达1170亿元新台币,创历年新高,其中将近八成(885亿元新台币)为投资型资金,比例远高于自用型资金。在885亿元新台币中,台湾本地投资金额仅为439亿,其余446亿均为外地投资,外来资本对投资台湾房地产获利前景的看好可见一斑,台湾也由此进入亚洲热点房地产投资市场的行列。颜炳立指出,由于台湾融资利率和总体成本相对亚洲其他地区有较大优势,预计2008年,台湾的房地产,尤其是商用房地产投资市场将会持续升温。
由于经济低迷,台湾股市的交易和估值也饱受压抑。近5年中,台湾股市与亚太区其他市场相比表现逊色,台湾加权指数仅上升52%,而同期内恒生国企H股指数及恒生指数的升幅则分别高达793%及213%,内地上海A股及深圳A股亦分别攀升122%及147%。
刘大贝认为,眼下台湾证券市场机会比香港大得多。他分析道,截至2008年2月,台湾股市共有706家上市企业,市值为1031亿美元,虽然其市值较内地沪市和香港股市低,但其平均市盈率仅为13.3%,比内地沪深两市平均21.9%和26.6%的市盈率低得多。
赶超香港
“赶超香港,或就将从这次开始。”京华三一证券行政总裁刘大贝说。台湾商界期许房地产和证券业的开放投资来打破两岸关系坚冰,就像2003年的CEPA给香港带来经济腾飞一样。
至于观光旅游业,台湾的前景将一片美好,在旅游资源而言,台湾显然超过香港和澳门,“台湾真是好山好水的好地方。”亚太商务会馆总经理谢美庆说。
2003年非典以后,由于大陆观光客的大量涌入,不仅带来了香港经济的攀升,同时也成就了澳门的经济增长。2007年澳门的博彩收入也高达100亿美元。“台湾跟香港比,真的叫天壤之别,2003年到2007年,台湾接待的大陆游客连香港的零头都不及,可香港跟台湾的旅游人口数差了将近2500万。”对于台湾在接待大陆游客方面与港澳的差距,谢美庆慨叹不已,未来三通与直航的实施给她这样的旅游业者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她掌握的数据显示,2005年、2006年两年,大陆赴台的经济交流、观光人数总和加起来不到30万人,而从2003年到2007年,大陆游客赴港人数几乎每年增长100万人次以上,到2007年已经高达1500万。对香港来说,最直接受益的是五星、四星、三星,从2004年到2007年香港大量兴建甲级酒店,而且在入住率上表现十分优异。大陆游客的个人平均消费是4180元,每年为香港创造了超过600亿元的零售额。这样的业绩,无疑令台湾旅游业界翘首企盼。观光开放是国民党第一个政策。在过去台湾对大陆的观光客是严格限制的,一天只能有1000人去,马英九任职后人数会增加。
和香港相比,台湾的产业价值链的确长得多。香港主要是金融业、地产业,以及零售业和服务业。而台湾除了这些东西,还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很好的制造业中心、研发中心,台湾的第二产业一直比较发达。此外,台湾农业基础也不错。刘大贝认为,在这样的产业价值链之下,台湾的价值会超越香港。
关于两岸经济关系的未来,刘大贝作了很贴切的比喻:“各位都晓得,原子弹的威力是原子的爆炸力,但是核子弹,它是一种核融合的力,所以融合的力量比爆炸的力量大。两岸经济经过这样的融合,它的爆发力是无法预估的,是无可限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