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里已经竞争白热化的生意,拿到农村去做,或许又是个新商机。在义乌市,做服饰生意的商人可谓遍地开花。相比于乡镇,城市更高的消费水平让一些商家习惯性把目光瞄准市区消费者。不过记者最近在义乌镇街采访时了解到,一些服装商家把立足点定位在农村,并创造性地进行布局和扩张,其成功的发展速度比在城市里更快,有的还把这种模式复制到浙江省内的各个农村。
在义乌北下朱村振兴西路上,“适我鞋服”卖场是当地知名度较大的服饰超市。别看这家不大的超市,它在义乌目前已有26家连锁店,就连金华、衢州、萧山、绍兴等地也能找到它的影子。而在几年前,这个连锁店仅是一家服饰卖场。由于它定位在农村,填补农村市场空白, 记者了解到,“适我鞋服”成立于2001年5月,第一家店开在大陈镇,200多平方米经营面积一时内成了该镇最大的商场,商场内男女老少的服装、鞋子和帽子统统都有,品种不下上千种。这种新鲜的经营模式一进入镇街,就备受广大外来务工者的青睐,再加上那时大陈镇还没有一家这么大型、品种齐全的服饰超市,这个服饰大卖场开业后就一炮走红。
“适我鞋服”的业主胡克铅说,他在创业时发现义乌市区的大商场已经较多,自己的资金有限,要在城市与大商场竞争肯定不行,于是便想到农村第三产业相对薄弱,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消费观念也在跟着城市走。他就大胆设想把着眼点放在农村,再从“农村包围城市”。事实比想像更令人可观。“适我鞋服”在大陈镇开出没几个月,发展势头不错,产品销售很快。胡克铅很快又在苏溪镇开了第二家“适我鞋服”,营业面积也扩大到500平方米。随后,他还大胆引进城市的配送模式和现代化管理模式,在企业总部设立了配送中心,量身打造了一套销售软件,聘请了职业经理人。这个销售管理模式让这家连锁卖场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
胡克铅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不管是哪家连锁店,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来购物的顾客挤都挤不进来。”在随之的四年之内,胡克铅连续拓展了近30家连锁店,范围遍布省内的乡镇,如金华、衢州、萧山、绍兴等,其触角还在不断扩展。
近两年,由于“适我鞋服”的成功,义乌镇街掀起了一股争相开“鞋服超市”的热潮,目前号称“鞋服超市”的就达几百家。为了杜绝被他人刻意模仿,“适我鞋服”注册了企业CIS,即企业整体形象的专利和商标。据了解,这家从农村市场发家的小超市今后发展目标很大,准备在三年内占领浙中地区经济较好的乡镇,五年内占领浙江经济较好的乡镇,十年后争取成为全国性鞋服连锁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