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白酒
白酒的利润我们能从侧面见识它有多高。前几年,央视广告标王几乎每年都被酒类企业所垄断.有一年秦池酒更是在抢A特黄金段广告标王的时候因为放了一个大大的卫星而震惊了全国。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哪个企业胆敢如此大手笔。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洋酒芝华士成本大起底不也让我们明白了酒类的巨额利润了吗。此外,大家还别相信某些白酒所谓的多少多少年陈酿,厂家没那耐心真的去花那么长时间制作,只不过是应用了某种工业催化剂加快发酵进程罢了。在你半醉半醒之间,酒师傅给你的伤害尽管深却可能是无痛的呢。
五、保健品
保健品这东西咱中国人早已熟悉,其实没有一个保健品能真正起到厂家宣称的神乎其神的效果。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保健品的利润已经不如从前,但仍旧属于典型的暴利行业。在电视中铺天盖地打广告的某产品虽说是购买的美国配方,但其不到200元的售价比起其每盒十几元的成本来说,利润显然还是占了大头儿。与药品不同的是,保健品不仅研发及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还不用对效果负责,只要吃不出毛病就可以一直卖下去。因为利润高厂家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积聚起可观的财富,可以想象,保健品在最近的几年中可是没少捞到真金白银哩。其实保健品对我们的伤害还包括一旦发现没有效果后的心痛感。
六、药品
药品的暴利大家都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里,药品的利润似乎也应该是最高的。但事实却并不如此,比较以上行业,药品的设备、厂房及研发成本都要高出许多,而进口药品的研发成本因为高工资等原因确实比国内更高一些。虽然药品中的有效成分说实话也不值什么钱,但经过三五道手之后药品的价格就象孙悟空一样一翻身就高出去了十万八千里。我们都知道酒类行业的一些潜规则,譬如当金六福卖不动的时候,酒厂可以注册一个福六金的品牌继续卖以前的酒,而药品行业其实在某些药品淘汰以后也是可以这样如法炮制的。说心里话,药品的高利润如果拿去搞研发也还可以接受,感到受伤害的是药品的高利润多用在了各个环节的回扣上了,这才是最郁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