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人才的渴求,李书福曾多次“三顾茅庐”。2001年为了研发自动变速箱,李书福前后花了10个月的时间,请来了天津齿轮厂总工程师徐滨宽。同期又请来了华福林和原一汽集团副总工程师。2004年又将原韩国汽车工程学会会长、韩国大宇国际副总裁沈奉燮加盟吉利担任副总裁。
但之后,李书福却又总是在授权与集权之间摇摆,此外,吉利一直有“外来人员”和“老人”之分。
外来人员能为吉利带来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但是他们往往在其他的企业已形成了一套文化和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而这似乎不被李书福认同。李书福曾讲过:“从不同环境过来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10个人就有10种方法。也许这10个人都是对的,但是将他们放在一起做的话,那就肯定做不好!在吉利工作,我们就必须按照吉利的一套做法做事,必须要认同我的规则和做法。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否则吉利将会五马分身。”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一方面吉利汽车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多种人才频繁离任。事实上,一直以来吉利从未停止其挖角行动来壮大高管团队和充实人才,但这些汽车界精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