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既不等于生活质量下降,也不等于让企业花钱做公益。由英国文化协会日前在沪组织的“气候酷派”媒体研修班上,多位专家指出,中国人的环保观念需要升级:“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节能减排,只能算是“浅绿”;科技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深绿”的节能减排——可以让企业赚钱,让生活舒适。
节能减排的回报高
因为环保成名的人不少,因为环保赚钱的人却不多。美国英特飞公司总裁雷·安德森是难得的合二为一:他是克林顿任职期间的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席,曾分别被《福布斯》杂志和《时代》杂志评选为年度企业家和年度环保英雄。
安德森日前在沪接受采访时,列出了一连串令人信服的数字。47%的烟囱关闭,81%的污水管道停用,1.2亿磅产品在第一个生命周期结束时被从垃圾场与焚烧炉里“救”出,投入新的生产过程。他创建和经营的美国英特飞公司,从1996年至今共减少88%的温室气体排放和45%的能源消耗,据估算,对环境的总体负面影响减少了45%~50%;同期,公司的全球销售额上升了49%,税前总收入增加了95%。“在无人管理的垃圾填埋场收集沼气,将天然气锅炉改造成沼气锅炉,把那些原本直接污染大气的沼气变成锅炉的能源。沼气价格比天然气便宜,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收入。而这些沼气被抽干的同时,填埋场的空间也腾了出来,污染变成了利润。”安德森举例说。
节能减排与增收节支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安德森初尝甜头,更大的获益还在将来。公司承诺到2020年将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排除一切可能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消除它在环境中留下的足迹。这是全球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向公众承诺在某个特定时间实现全“绿色”的企业,据估算,这个目标会再为公司节约大概35亿美元的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