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建平告诉记者,大企业其实也是不愿意收购兼并的。他说:“大企业收购一个基本合格的小企业,其实比办一个新厂投资还大。因为小企业的设备落后,要更新、人员也需要培训。另外,如果小企业的产品跟大企业重合,也不会是有效补充,所以大企业也不愿意收购小企业的。”
河南钢铁行业协会的负责人说:“如果未来市场转暖,中小企业可能还会复工。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大企业互相联合,增加产品种类弥补市场需求、规模化经营才是钢铁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另外,那些发展上规模的中小企业也应该进行技术改造,跟大企业合作,才能抵御风险。”
根据钢铁产业政策,到2010年,通过联合重组,中国将要形成两到三个3000万吨级、若干个千万吨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同时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钢产量要占全国产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
国信证券石引泉说:“小钢厂在积累了资本与技术后,可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生产真正的、合乎国家政策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合乎市场的需求。因为市场发展使产品需求变得现实起来。同样的道理,市场在前进,迟早将逼迫小钢厂超越它们自己的过去,不然就只能被淘汰了。”
据中钢协报告,目前河北、上海、北京、辽宁、山东、江苏、湖北、重庆、四川、内蒙古、山西等省市由龙头大钢铁企业统一全省钢铁行业和跨地区性的联合重组局面正在抓紧形成或已经形成。但由于管辖关系、所有制、利益、税收和人员安排等复杂问题,以前的联合重组有成功的也有流于形式的。
17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集国内部分大中型钢铁企业负责人召开研讨会,商讨在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大部分钢铁企业出现明显亏损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减产、限产保价,避免恶性价格竞争、低价倾销现象,维护国内钢材市场平稳运行。
中小钢铁行业究竟能否在这轮寒流中挺过去,仍是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