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刚刚登上戏台的三爱富来看,获得优质资产——上海焦化后,三爱富则逐步由单一的化工企业向综合型化工企业转变。
根据上海市国资委制定的十一五国有资产调整和发展专项规划,到2010年,上海国资至少将有30%以上的经营性资产集中到上市公司,以进一步提高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水平。
不过,尽管壳资源重组大戏已经开演,但被重组的壳资源,资产规模并不大。不少上海国企的核心资产还游离于上市公司之外,但因为规模较大,牵涉利益关系复杂,尚未出现上市举动。
“壳公司如果规模大,资产注入的成本就太高,如果要尽快盈利,进来的和原来的应该是旗鼓相当,否则很快就会摊薄。而三爱富的壳比较小,煤化工进去以后就成为核心资产,这是非常清晰的主业。”上述上海国资圈内人士称。
而在等待借壳重组方案最终予以批准的各家国企,对于旗下其余资产的择机借壳或者采取其他整合方式,都有自己的盘算之际,对于此番借壳式国资整合,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亮提醒,上市是国企改革的一种方式,但并非唯一方式。
“关键问题是,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国资同各种资本对接的条件的生成。上市要防止国企圈钱陷阱,不要盲目一窝蜂。”汪亮提高了声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