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pace否认罗川离职的传闻,但Myspace股东确认了公司正在重新考虑经营战略。拥有MySpace中国10%股份的IDG风险投资总裁周全表示,罗川目前并没有离开,仍“差不多专职”在MySpace中国工作,并考虑在公司未来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周全承认,中国高管目前正在重新考虑网站的商业模式。他表示,MySpace中国将会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出台,不仅仅是对首席执行官的调整,还会拿出新的战略。Myspace的其他有关人士对此拒绝评论。中国宽带产业基金也没有对《商业周刊》的采访要求进行回应。Myspace美国总部的一名发言人则表示:“我们不能够评论有关公司首席运营官的报道,但是公司经营情况良好。”
很显然的是,与它的中国竞争对手相比,Myspace中国的业绩相距甚远。根据BDA的报告,Myspace中国希望在今年年底能拥有1000万的注册用户。而tengxun 的Qzone已经有了1.05亿注册用户,另一个运营商51.com也有了9500万注册用户。但Myspace的背景深厚,旗后的股东都是资本充足,富可抵国。因此,当Myspace进入中国市场时享有现金优势。然而,随着中国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巨额投资,Myspace的这个优势正在弱化。比如,今年7月份的时候,上海的在线游戏运营商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投资5100万美元,购买51.com的四分之一股份。4月份的时候,日本网络巨头软银投资4300万美元,收购了北京的千橡互动公司35%的股份。千橡互动公司也是一个社交网站,模仿的是美国的Facebook公司,针对的用户是中国的学生群体。
随着中国本土的运营商实力越来越强大,有些运营商开始对Myspace中国和它强大的后台老板表示了些许轻视,甚至认为它只是个“纸老虎”。BroadWebAsia公司的总裁Brad Greenspan说:“每个人都知道Myspace是个美国的品牌。如果中国网民想找个网站聊天,使用Myspace的感觉有点不真实。”他说,在中国,社交网站“完全是一个本土性的游戏”。许多中国老网民由于使用习惯,很不愿意接受新来者,而且许多中国年轻人的英语能力一般,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拼写Myspace这个单词。校内网的首席运营官Joseph Chen表示:“你到街上随便找个小孩,问问他怎么拼写Myspace,十有八九他都不知道怎么写。”
但Myspace的股东们并不认同这些批评。IDG的周全表示,Myspace中国的业务“已经上了轨道”。周全也指出,其他的社交网站运营商目前日子也不好过,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他说:“即使在美国,Facebook和Myspace也一直在想办法把他们的社会资源变成能赚钱的东西。Myspace中国正在思考新的办法,也许能实现这个目标。”看起来,Myspace中国似乎对答案已经胸有成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