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短期融资券的发行利率是在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的基础上设定,而三家公司的簿记建档日(本月17日)当天的SHIBOR利率为4.57%,这就意味着三家企业的借款成本仅在基准利率上浮动了200个基点左右。
相比之下,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或者是民间融资所要承担的融资成本要高得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日前曾对媒体表示,目前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所支付的利息一般都在9%以上,再加上1%~2%的担保费用,总成本已经超过了10%,如果从民间获得资金,所缴纳的利率更是超过了30%。
缓解融资难问题作用尚小
由于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所涉及的融资金额比较小,因此业内人士对于这一新品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不表示乐观。
昨日首批发行的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平均发行额度只有4000万元,与同样在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发行的其他类型的公司债券相比,二者间的差距在10倍以上。“就目前试点来说,是不能彻底解决融资难问题的,这还涉及到一个融资额度的问题,在银行相关的配套措施出来以前,这一问题的解决还有瓶颈。中小企业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短期融资券上。”光大证券债券分析师李怀定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