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高招应对次级房贷
尽管美国抵押贷款市场2007年初以来已减记资产达五千亿美元,但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子公司克雷顿房屋公司(Clayton Homes)便是例外,更发展成为美国最大预制与流动式房屋制造与融资公司,而这要归功于巴菲特的策略。克雷顿公司提供贷款的对象是,有能力每月还款的人及买屋自住而非投机的屋主。同时,摒弃抵押贷款业的常用手法,即以低首付款吸引买主,其后的还款金额则大幅偏高。更为关键的是,克雷顿公司的客户不太可能只因为房价(专题)下跌,就弃屋落跑。“如果屋主买屋,只是因为预期未来几年,房价会大幅上涨,他们届时便可能选择拒绝付款。”巴菲特写道。“因为我们的客户并没有这类的预期,他们只有在没有能力还款时,才会停止还款。”
衰退之下,有工作也没饭吃?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收入分配相对平均。用日本人自己的话来说,“一亿国民皆中产”。但世事难料,在泡沫经济破灭后,贫困现象再度出现,近年来则日益引起日本全社会的强烈关注。企业则迫于严峻的竞争形势,想方设法大量裁减正式员工,尽可能聘用“非正式员工”,以此来减少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开支。如今,日本各职业介绍所每天上午一开门,就会涌入大量无家可归者和失业者。此前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出现工作的人养不活自己的问题。在过去,只要进了一家企业,员工就可以受到职业培训,就可以享受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补贴,其功能应该说是完善的。可如今时过境迁,无论你如何努力,也许都无法解决生存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