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圆满举办,高昂的体育激情在国内掀起了一阵阵体育运动热潮,可以说,今年是中国的运动年。在后奥运时代,运动所带出来的许多新话题,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其中,体育运动的保险也成为了热议话题之一。
对此,很多保险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北京奥运会将会“催热”中国体育保险的无限商机,也将会是促进我国体育保险大发展的一次重要机会。
1
国内运动员肢体保险“萌芽”
在本届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出北京奥运会110米栏预赛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关注,而作为中国国家田径队保险合作伙伴,中国平安(601318,股吧)保险也在第一时间回应称,平安除了一如既往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外,还将着手积极探索并加快开发运动员特殊肢体部位功能损失保险产品,标志着我国体育运动员肢体保险开始“萌芽”。
据了解,2007年10月,中国平安、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与中国田径队及刘翔三方分别签署了一份保额为人民币1亿元的人身意外险保单,其中刘翔个人拥有1年期的1亿元保额的人身意外险,其余的田径队员每人100万元的人身意外险,保险期限从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为时1年。根据保监会的相关规定,以上保单涵盖的风险范围在正常的人身意外险保障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