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看法]
沃尔玛“反贪”救形象
沃尔玛以“天天平价”、低廉的价格抓住了消费者的心,但在“平价”的背后,却隐藏着零售终端吞噬产业链、控制生产者的“霸王权威”。
10月底,沃尔玛表示,将提高中国供应商的质量标准,新标准从服饰等部分产品开始执行,并最终涵盖公司所有产品。在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沃尔玛此举无疑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对此,有供应商称,在原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沃尔玛的采购仍极少提价,提升质量标准也是为供应商一直提出的提价要求“设门槛”,这也造成沃尔玛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
“大张旗鼓地搞纪律改革风暴,把腐败事件和惩治结果积极曝光,是企业挽救前期负面形象的大好时机。”资深零供关系研究专家、武汉玛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静指出,基于前段时间紧张的零供关系,沃尔玛自曝采购员的贿赂行为无疑是危机公关的常见手段,目的是稳定供应商情绪。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商业贿赂是会一直存在的,重要的是商业贿赂发生时的背景分析和行贿、受贿双方利益分配的平衡问题,这个也是值得供应商思考的问题。”黄静指出,零售商在特定阶段的特定做法自然有其利益的驱使,供应商单纯的愤慨或者抱怨毫无意义,为零售商揪“内鬼”的行为也不必欢欣鼓舞。
“除了要重拾在供应商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外,沃尔玛此番也期望树立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正面形象。”据黄静分析,在金融危机下,消费者把口袋都捂紧了,这时候,拥有良好品牌的零售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