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事隔近五十年后,重新启动直接收购国债的极端措施以拯救经济,这是里程碑式的事件。
此事件是对美元信用的沉重打击,自上世纪70年代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现在美元开始出现与债券脱钩的迹象,进入天马行空的阶段。美联储左手发债右手印钱,理论上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当然,美联储不会疯狂到彻底丧失信用,他们在救急之后,对于这笔负债将来要予以注销。但多久能够注销,还将印刷多少美元,一切都是未知数,美元风险大于以往。
此举对美国恢复经济是以毒攻毒的办法,既释放了美钞也变相调低了利率,但对中国打击极大,长期债券在美联储印钞预期下收益率缩水,而投资股票市场的外资则在资本市场波动中缩水。
中国是美元债券的最大持有国,据美国财政部3月1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7396亿美元,占美国外债10.9万亿美元的7%。
市场对美联储此举反应激烈,避险资金纷纷涌向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3月20日,衡量美元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程度的美元指数(USDX)当日暴跌超过3%,创20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天创下1987年“股灾”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持有美元长期债券最多的国家受损最大。
市场猜测中国外汇管理局下属投资公司投资的股票发生大量账面亏损。长期关注中国外汇资产的经济学家、纽约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布拉德·赛斯特(Brad Setser)向英国《金融时报》估计,负责管理中国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外管局,海外股票投资损失可能已超过800亿美元。2月末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中国所持有的美国股票金额从2007年6月的290亿美元激增至995亿美元。这意味着,在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之后的近一年间,中国仍然增持了705亿美元规模的美国股票。显然,外管局试图通过分散投资规避风险,但在美股市场大幅下挫的背景下,遭遇池鱼之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