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增长的银行贷款走向
cye.com.cn
时间:2009-4-20 8:46:01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刘振冬 我来说两句 |
|
|
一季度信贷的高增长能否延续,引起了国内业界的关注。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1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表示,迅猛增长的银行业贷款恐怕难以为继。外资减少、资本市场融资减少、企业利润减少,中国社会资本形成能力下降,难以支撑贷款超大量增长。出席年会的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亦称,一季度的GDP增速只有6.1%,而前三个月的新增贷款已达5万亿元的93%,银监会已注意到这一情况。
戴相龙担心,银行贷款主要贷给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借款方用土地出让受益做资本金、担保,将来的还款能力会打折扣。贷款继续迅猛增长,会带来很大隐患。
虽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新增贷款将在5万亿元以上,但仅一季度的新增贷款就高达4.58万亿元。故此,许多机构纷纷上调新增贷款预测目标,保守的机构预计今年信贷增幅在6万亿元至7万亿元间,中金公司甚至认为,全年新增贷款不排除达到9万亿元的可能。中金的报告称,只要有真实需求,以目前银行贷存比和资本充足率水平,支撑这一规模的增长并不难。
但是,也有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考虑到一季度信贷资金空转的现实,目前的真实需求远不像想象的乐观,剔除政府投资的自然增长更是低迷。虽然在财政推动下,很可能GDP增速在一季度已见底,但在非国有部门依然疲软的情况下,离经济回暖尚需时日。因为,经济低于潜在水平运行,仍将继续承受消化剩余产能、自发投资乏力、失业居高不下等压力。
一季度的数据显示,在6.1%的GDP增长中,最终消费对GDP的拉动4.3个百分点,投资6.0个百分点,外需为负0.2个百分点。同时,观察一季度的投资,仍以政府项目主导,企业去库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扩张性政策的效果。
简而言之,自发的内生性经济增长在一季度并未被扩张型政策所启动。同时,银行基于风险考虑将资源更多倾斜到大项目和票据,对于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挤压在所难免。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因为2009年经济增长带动力量的转换,宏观形势的好转并不一定带来广大企业盈利的状况,可能会出现宏观迅速好转、微观经营业绩依然较为艰难的格局。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