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也要评首富评出最年长和最年轻内地富豪
《福布斯》中文版人士昨天透露,其富豪榜将于11月公布,仍然是400人规模,对于胡润排出的新首富人选,福布斯方面表示不便发表评论,而自家认定的中国首富不会这么早就曝光。
年长和年轻富豪各有两川人
根据《福布斯》中文版刚刚公布的“共和国与富豪”研究,老一代富豪中最年长者是民生轮船公司的卢国纪,年届86岁,位居第2、第3的分别是山西美锦能源(000723,股吧)78岁的姚巨货和浙江春和集团77岁的梁光夫;最年轻的3位富豪是杨慧妍、李兆会和赵宁,他们都是家族企业的第二代。
在120名富豪中,四川籍人士占了4席:两位上榜“最年长富豪榜”,分别是绵阳富临实业集团董事长安治富(63岁)和东方希望集团刘永行(61岁),目前安治富之子安东为富临实业集团副董事长,刘永行之子刘相宇也在东方希望集团任职;在“最年轻富豪榜”中也有两位川籍富豪,分别是攀枝花恒鼎实业的鲜扬(36岁)、香港华宝国际的朱林瑶(40岁)。
老富豪发家多在轻工业
创业时,老富豪多数从事轻工类产业、食品等传统产业,代销汽水、生产鸡毛掸子、生产塑料瓶盖、生产砖瓦。这些细微的生意构成他们的起步。
服装鞋袜无疑成为老富豪崛起的最多的领域,一共有8位富豪起家时从事相关领域。这是当时的经济环境使然,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的中国,对于服饰的美的需求催生了庞大的市场,而这个市场相对较低的投入使得门槛较低。在中国经济改革之初,重化类产业清一色是国有企业的世界。民营企业只有从事那些轻工类产业的机会。
不过,掘到第一桶金之后的老富豪们并没有止步于之前的产业,生产鸡毛掸子的梁庆德早已成为微波炉大王;而塑料瓶盖也只是出现在美的企业史陈列室里,今天的美的早已成为家电巨头。诸多富豪已经进入到重化类产业,鲁冠球已经在新能源等领域布下重兵,王正华创立了民营航空企业,刘永行也从饲料转入铝电,梁光夫造起了船。大批老富豪都在金融领域施展拳脚。很多公司的主业都写着“投资”二字。
年轻富豪一半与科技沾边
相比之下,由于创业时间尚短,财富的积累尚不及老富豪,年轻富豪们创业时所从事的行业和现在相比则无太多变化。他们驰骋的舞台包括网络等现代产业以及电解铝、房产等“重”产业。他们公司的名字包含“科技”、“国际”“物流”“互动”“无线”“网络”“通信”这样时髦的字眼。他们中有12个从事互联网,一半以
上与科技相关,这些人常常是30出头就驰名海内外,风光无限。
9成老富豪已有子女接班计划
中国年长富豪们全靠自己拼搏才积累资产,目前90%以上的富豪都已经有了子女交接班计划,其中大部分富豪已经只是担任董事长一职,总经理或总裁职位则由子女接任。
而上榜的年轻富豪有七名是继承家族财产,另有6名是随兄长或其他企业领袖一起创业,在企业中担任第二把手及以下职位的高管并通过持股获得了财富。
年轻富豪集中在1995年后创业
60名最年轻的富豪获取财富的方式及创业环境,远远优于60名最年长的富豪。这一批新生的企业家具备了一流的教育、越来越多的融资渠道、国内外的资本市场、产权的法律保护、政府扶持的创新机制、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国际化视野等方面的条件,正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创业环境。但一部分继承父业的二代富豪,也面临着考验。
年轻富豪中,最年轻的三位是28岁的杨慧妍、李兆会和赵宁,他们都是家族企业的第二代。大部分年轻富豪在1995年以后创业,创业最早的是丁世忠和丁水波两位晋江富豪,他们一人创立安踏,一人创立特步,创业时的1987年年仅17岁。起步最晚的当属董德福,这位摩托罗拉的中国区销售经理在2002年30岁时创业,仅三年公司就登陆纳斯达克,他本人也荣登当年的富豪榜。
福布斯的研究还显示,富二代们呈现出分化的趋势。相当一部分80后富二代则呈现出和他们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他们已经感受到家族传承的巨大责任,甚至也考虑到整个社会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