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中终究出现了迪拜债务危机的受害者。建设银行新闻发言人王琳昨日在回答媒体询问时表示,目前该行个别海外机构在中东持有一定的风险敞口(是指因债务人违约行为导致的可能承受风险的信贷余额),但“规模占全行总资产的比例很小,对我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状况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至于所涉具体数额以及具体机构,建行则并未披露。
而此前的11月27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已分别撇清了与迪拜债务危机的关系。工行称不持有任何迪拜世界债券,交行称没有对迪拜世界的信贷及债券敞口。中行的表态最全面:中行目前不持有任何迪拜世界、迪拜政府和其他相关迪拜主权基金及机构发行的债券;中行海外分行与迪拜世界没有直接贷款授信业务关系。
不过花旗集团此前发布的报告指出,在迪拜世界子公司Nakheel于2012年8月到期的一笔18.5亿美元的银团贷款名单中,发现有工行的名字。工行的中东子银行去年10月在迪拜正式开业,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在中东地区设立的首家全资子银行。
温州炒房团
迪拜真实房价不及北京上海
好莱坞一线明星狂热追捧,英国国家足球队几乎人手一套,温州商人不惜斥资1亿元买下一个完全人工堆砌的小岛——作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标志性建筑的人造海上别墅群,在迪拜世界债务风波全面爆发之前,它不仅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还是一个似乎永不破灭的楼市神话。
神话破灭之日,占迪拜华商十分之一的温州人,资产蒸发就在20亿元左右。中国民间资本和全世界的热钱一起折戟迪拜,惨痛的教训让一直在中国楼市游刃有余的温州“炒房团”第一次真正面对“血淋淋”的现实。一向战无不胜的温州“炒房团”第一次开始面对难题:迪拜楼市危机是否也在预警中国房地产业?
迪拜房价
其实不及北京、上海
奢华之都迪拜,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允许外国人购置房产的地方。地产向外界解禁的那一天,才是迪拜楼市起步之日。短短十年间,当地楼价涨了三到四倍,其飙升速度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据总部设在迪拜的亚洲商务电视台董事长王伟胜介绍,2001年当地一幢独立别墅每平方米只要8000元,到金融危机之前,房价涨至最高峰,每平方米涨到4万多元。普通公寓的价格在最高时也达到了每平方米二三万元人民币。
而在北京,四环以内的公寓价格都在2万元以上,即使是杭州这样的城市,主城区商品房平均价格也达到了每平方米19000元,不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广州、杭州,核心区域的公寓房价早已超过3万元。
迪拜温州商会会长陈志远说,在当地经商、务工的华人大约有10万人,经商两三年的商人,都不同程度地在当地购入了物业,温州人在当地买房的,保守估计有五六千人。在采访中,不少在当地购入物业的温州人认为,当时大家都在当地买房,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投资。“迪拜的楼市跟中国差不多时间起步,涨得还没有国内快,以迪拜自由港的地位,石油国的资金和当时全世界热钱的追捧程度,谁也想不到房价才到每平方米二三万元就垮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