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上半年指数不断下移的过程中,东阿阿胶、云南白药、獐子岛、张裕、中国南车、新东方(美国上市)、苏泊尔、天音控股[14.86 -1.33%]、上海家化、包钢稀土等,却都在新高附近前行。而这些股票,更多地代表了中国的新医药、新消费、新教育、新媒体,今天的中国,出口、地产这两个发动机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困惑,资本市场也在不断反映着转型过程中的困惑。而未来中国经济要重新崛起,需要有新的发动机,这也就是未来市场最大的机会。
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既不能太乐观,也不能太悲观,新兴产业包含了市场很多的希望,但这种期待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业绩来体现,故事好,更需要故事的内容与现实的吻合。而传统行业虽然不属于朝阳行业,毕竟估值不算高,在转型成功之前,还是有一定的价值。总体看,对传统产业不能一概否定,对新兴产业也不能只有乐观的预期。
在国家战略的定位下,把握新产业和产业升级的机会
在国家战略的定位下,一些重点支持的产业一定有国家战略红利,如过去银行、地产等行业规划。而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媒体、新消费、新科技等将作为中国经济未来新的发动机,低碳经济、节能环保将是一种趋势,不断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另外,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也要把握传统产业的升级机会。目前,许多传统产业都面临着产业升级,哪些产业能升级,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就是市场新的机会。比如大输液产业就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产业,科伦药业通过产业升级,将美国百特公司的玻璃瓶大输液、软袋大输液,直接升级为科伦药业的直立式软袋“可立袋”,这就是一次产业升级,并带来行业的一次革命,降低成本并更加环保,而公司股价本周也创出新高,这就是传统产业升级的魅力。
新机制、新体制带来的作用更重要
中国经济的新发动机,除了新产业和产业升级外,新机制和新体制是必不可少的。在国富民富的过程中,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很高时,提高国有经济的活力,只有好的机制和体制,才能使中国经济有更好的活力。中国如此多的国有企业,缺的不是资源,缺的是活力和机制。国务院“新36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就是要引进活力,引进机制。
考察三元股份、伊利股份、蒙牛,蒙牛的牛根生是从伊利股份出来的,由于好的机制、体制,蒙牛的活力,一点不比伊利差,甚至有后来者居上的架势。三元,占据北京的市场和资源,而市场远远落后伊利、蒙牛,实际上就是机制落后,活力不够,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处于劣势。医药股中国药控股、云南白药、东阿阿胶,这些也是国有企业,但由于有一套好的机制和体制,这些公司的发展是蒸蒸日上。而广州药业等,却相对进步很小。华兰生物从5万元起家的公司,现在市值有300亿左右,而天坛生物有如此好的资源,但由于机制的落后,人才不断流进华兰生物,公司的起色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