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发改委副主任郑备透露,酝酿已久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于近日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
目前已上报国务院,等待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复,预计近期将会出台。
受该消息刺激,昨日川渝板块早盘表现突出,其中四川成渝早盘最高涨幅达7.21%,四川路桥最大涨幅也达6.09%,渝开发最大涨幅达到5.72%。虽然这种强势维持时间较短,收盘时涨幅均回落至5%以内。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消息尚未正式出台,未来仍有望反复活跃。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破茧待出,但回顾它的获批过程,用“好事多磨”一词来形容,最合适不过。
规划提出:四川15市+重庆31区县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戴宾介绍,早在2003年,国家编制“十一五规划”时,就提出了成渝经济区的概念,但一直未能实施。
2007年4月,川渝两省市联合研究签订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如今一晃也是3年有余。
今年年初,国务院开始着手研究制定具体的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规划,先后3次召开了规划编制会,并紧锣密鼓地到四川和重庆两地调研,进一步完善原有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初稿)》。
用戴宾的话讲,成渝经济区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如今破茧待出,应该算是众望所归了。
根据初步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涵盖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总面积20.61万平方公里,人口9840.7万,GDP总量1.58万亿元。
四川15个市分别为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和广安。
重庆31个区县除了包括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等23个区县在内的1小时经济圈外,还包含了渝东北的万州、梁平、丰都、开县、垫江、忠县、云阳和渝东南的石柱等8个区县。
未来目标:“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这是当今中国无可争议地三大增长极。但这三大增长极,无一例外地落户东南沿海。在辽阔的西部,谁将承担起“引擎”重任,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成渝经济区呼之欲出。
按照规划,未来的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在具体发展中,成渝经济区的空间布局将依托中心城市和长江黄金水道、主要陆路交通干线,形成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布局。
省社科院研究员刘世庆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成渝地区将是西部最具全国性增长极条件的经济区。“这里自然环境优越,资源密集,人口密集,城镇密集,经济密集,交通发达,许多指标都可与东部媲美。”
从未来发展来看,成渝经济区将与沿海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增长极呈东西犄角鼎立之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