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上市公司含有“委托贷款”字样的公告较去年同期增加32.3%。截至7月底,在上市公司发布的对外委托贷款公告中,年利率最低为12%,最高则达到21.6%。有的公司来自委托贷款的收益甚至超过了主业,被称为“高利贷倒爷”。
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市公司却不差钱。于是,一个成了苦主,一个成了债主。
据来自Wind资讯的数据,上半年上市公司含有“委托贷款”字样的公告较去年同期增加32.3%。截至7月底,在上市公司发布的对外委托贷款公告中,年利率最低为12%,最高则达到21.6%。
有的公司来自委托贷款的收益甚至超过了主业,被评论为“做高利贷倒爷,掏空实体经济”。
同时,由于在委托贷款过程中银行监管角色被弱化,委托贷款的风险也在暴露。事实上,类似香溢融通、ST波导等上市公司已出现委托贷款逾期的案例。
“上市公司做起了小银行是不正常的。”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教授告诉记者,正常情况下,上市公司的资金应该投向公司的募投项目。虽然委托贷款的利率高,但隐含风险也很大,对业绩的支撑不可持续。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