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小企业借高利贷不多,放高利贷多
在温州,跑路的“老高”(当地人称放高利贷的人为“老高”)越来越多了。
9月6日,放贷人方明和朋友一起吃饭,饭桌上,有人建议悬赏100万元,请警察动用公安系统力量、或者是利用网警的技术来寻找藏匿起来的“老高”,在座的某位放贷人叹口气说这方法试过了,没有警察愿意接活。
饭桌上的这些人大都是逃跑者的“上家”,借钱人失踪了,留下数以亿计的债务,等待他们的只有两条路:或者替逃跑者还钱,或者还不起债务,自己也跟着玩失踪。
较少高利贷进入实业
温州“跑路”现象也引起一些研究机构的重视。据里昂证券的民间借贷调研报告称,温州的民间未偿贷款总量可能已经高达8000亿元到10000亿元,由于一些本地企业开始破产,估计今年大约有10%~15%的未偿贷款将会变成坏账。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微博)也认为,如今的实体企业,利润率也许只有3%~5%,对于他们来说,别说8分、6分甚至2分的月息都难以承受。但由于民间融资的途径狭窄,中小企业又不得不借高利贷,不借就可能马上倒闭,而借还存在转机的可能。
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监测统计,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年化最高利率在40%左右。但周德文认为温州民间借贷实际年化利率应高于40%。“官方数据来源于众多担保公司、寄售行、典当等中介机构提供的信息,这些被监测对象自身很可能也是‘高利贷’的供给者,由于自身的不正规经营,透露给官方的信息会有所保留。”
周德文说,温州36万家中小企业中已有20%歇业或停业,如果下半年外部环境得不到改善,存量中小企业中的40%将会停产甚至倒闭。
记者在温州当地采访发现,方明这个圈子的高利贷放贷人大都不支持温州中小企业因利息高而停产的说法。因为“真正做实业的公司,借高利贷并不多。”
一位制造业的刘姓老板和方明持相同看法:“因为原材料、人工各种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货币政策紧缩,制造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低了,有的老板会把企业资产转化成借贷资本,这样比做实业赚得更多。一旦钱亏了,只能跑,但这是少数。”
换句话说,温州中小企业借高利贷的不多,但把本来用于实业的资金拿出去放高利贷的却不少。方明认为,在温州,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参与放高利贷。
“但是,温州人那么工于算计,他自己心里的账算得很清楚,本身用心在做企业的老板,不会把所有的钱拿来放高利贷的。”另一位放贷人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