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们1000万元买下赵无极的画作,半天后1400万元卖出去。半天之内赚了400万元,升值空间太高了。”开始涉足艺术品的温州投资客刘亦(化名)说,“像这种获利巨大的炒卖,最先嗅到味道的一定是温州人。”
几年前,在和朋友们讨论下一个投资市场时,刘亦曾提到过艺术品概念,但被施以白眼:“因为高利贷的疯狂回报让他们没有兴趣关注这个,艺术品的回报率没有高利贷高。”
高利贷出现状况之后,投资客们开始寻找其他项目,艺术品是其中之一,但已经不是转手赚差价那么简单。在炒房、炒煤矿、炒资金之后,温州资金开始流向新的艺术品领域,但结果仍是不妙。
大量资金涌进艺术品市场
不久前,杭州一家刚成立的艺术品理财机构,其VIP理财金卡的起步门槛为100万元,开门迎客没多久,意向签约就超过了5000多万元,这让该公司负责人大为惊讶,直呼“想不到。”
“据我所知,目前温州知名投资艺术品市场的主要有5个人,他们的资金实力在温商里也是比较高的。”刘亦透露,这5位温商最初做实业,实体赚钱之后成功转型,把钱投入到回报更高、更快的地方,钱生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现在,他们所在的行业有珠宝、矿业等。”
而且,目前文化产业被定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肯定会有优惠和扶持政策出台。这时候投资艺术品市场,大环境很有利,艺术品交易有可能会是下一个热点。”一位绰号“羽毛”的温州商人说。
“羽毛”的资金分散在房地产和高利贷中,“现在投到楼市里的钱不容易撤出来。”他说,“等明年情况好转,会把钱慢慢从高利贷、楼市撤出,加大对艺术品市场的投资。”
曾经是上海炒房巨头之一的许先生说:“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温州人,我不可能让现金趴在银行账户上成为死钱,而艺术品这几年在中国刚开始发育,是个机会,我当然不会放弃。”
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仅仅在信托领域,2011年前三季度共发行艺术品信托31款,较去年前三季度增加25款,增幅高达416.67%;而今年前三季度发行规模为410875.5万元,比去年前三季度增加381925.5万元,增幅高达1319.26%。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1家信托公司参与了艺术品信托的发行,比去年前三季度增加9家,增幅高达450%。
温州市文化传媒协会会长金一群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业内资料估算统计,仅仅书画艺术品投资市场,就有200多亿元的温州资金进入。至于吸引资金量更大的珠宝、玉石、古董等艺术品市场有多少温州资金存在,则没有具体估计。
玩成庄家
“这些人早早地就在为投资艺术品做准备了。”刘亦说,每年的杭州西泠拍卖会,上述5位温商都派人去投拍,最初的投资偏于传统,比如古董一类,后来慢慢转向现代艺术,如徐悲鸿、张大千等近代大师的画作,现在则逐渐转向当代艺术品。
转向当代艺术品必有不传之秘。一是做当代艺术品不存在真伪问题,比较易于操作;二是范围比较模糊,人为可操作性高。
“游戏的关键在于,你没办法通过财报衡量是否值得投资,一旦没有专业数据做参考,模糊的地方就有大量赚钱的机会。”刘亦说。
温州商人投资艺术品市场,并不是倒买倒卖那么简单。“操作方法和股票差不多。”刘亦解释道,“比如有一幅价值1000万元的画,在某个藏家手里,我们把这个产品做个资产包,放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上,公众募资买下。两年后拍卖这张画,卖到2000万元,增值的1000万元就是股民的收益,一起分这个钱。”
像股票一样公开发行,向公共市场集资。刘亦说,“画作价值1000万元,那么就做1000万股,1股1块钱,你可以买1000股、也可以买50万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