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商终于坐不住了。
面对急剧缩水的银行贷款,上海最大的钢贸商会周宁上海商会日前致信上海各商业银行,要求银行能够平稳放贷,减少收取融资的中间费用,避免对钢贸商进行一刀切,误伤拥有良好信誉的钢贸企业。
显然,在经历了诸多跑路、自杀事件后,这个行业目前已经成为了各家银行眼中严加管控的对象。“面对银行越来越收紧的 钱袋子,钢贸商身上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商会的公开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行业目前已经到了关乎生存的关键时刻,再不有所行动,情况可能更糟。”钢铁业内人士徐建国向记者透露。
据了解,在周宁商会发表公开信之后,目前只有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做出回应。
“在当前钢材行情如此低迷的情况下,放松贷款对银行的风险比较大,因此目前钢贸商的贷款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好转。”钢铁行业资深分析师朱喜安告诉记者。
信贷规模缩水23%
根据周宁上海商会提供的数据,去年钢贸行业的银行融资总额达1600亿,而从今年年初开始到目前,融资规模已经较去年收缩了23%以上。不少钢贸商都反映已经很难从银行手中贷到钱。
朱喜安告诉记者,今年银行对钢贸商的贷款收的如此之紧,归根结底还是行情的原因,“现在钢材价格不断疲软,银行一旦放宽对它们的限制,自身就将面临一定甚至系统性的风险。”
“钢贸行业十多年建立的诚信联保系统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不足。民间资金纷纷从钢贸企业抽身退出,钢贸企业资金流动性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面临全行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银行贷款到期还不上的局面在加剧。”周宁上海商会在公开信中直言目前局势对其产生的恶劣影响。
在公开信中,周宁上海商会除了提出要求银行对钢贸商平稳放贷,还提出了减少融资中间费、宽限合作担保公司等建议。
“这些问题目前都是钢贸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在担保公司这一块,为了控制银行坏账、呆账的风险,此前在钢贸企业贷款中普遍运用的联保、互保类贷款模式,已进入了不少银行的黑名单,并且至少有两家国有大银行已经在上海停止了联保类业务和民营担保公司业务。”钢贸分析师刘宝兴介绍,“解决了这些问题,钢贸商的资金问题才能获得解决,否则行业前景一片黯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