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财富管理产业将可能成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第一大产业。瞄准这一商机,深圳财富管理行业发展迅猛,从去年起到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深圳财富管理中心已发展到50多家,一个旨在促进这个行业规范发展的行业协会也在酝酿中。昨天,深圳商报记者采访获悉,业内一个关于成立深圳市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的磋商会议将于7月举行。
利率市场化唤醒财富管理意识
促成这个磋商会议的契机来自央行的一纸新规。6月7日,央行允许银行实行利率市场化,最高存款利率可以是央行基准利率的1.1倍,而贷款利率可以是基准利率的0.8倍。
诺亚财富董事长兼CEO 汪静波昨天告诉记者,一个小小的存款利率数字的跳动,带给银行业的,带给金融行业的,远远不止那些办理业务的人群。利率市场化,意味着中国银行业传统的高资本消耗型业务——存贷业务,从顶点滑落。而低资本消耗的业务——如财富管理业务,将走向高速发展的道路。除了惊醒整个醉心于存贷差厚利的中国银行业外,利率市场化,还将唤醒几代中国人对于财富管理的意识。
据波士顿咨询集团2012中国财富管理白皮书,中国人可以管理的财富总额已经达到62万亿人民币。中国高净值人士(600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可以支配的财富总额也已经达到27万亿人民币。一位银行业内资深人士预测,到2020年,中国财富管理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占比可能达到15%至20%。
“下一个30年里,中国的财富管理产业,将有可能成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第一大产业。”诺亚财富董事长兼CEO 汪静波这样评论。
三因素推动财富管理在深兴起
“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已经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为财富管理行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机遇。”一家第三方理财机构一位不愿具名的老总表示。“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更好地发挥信用融资、证券、信托、理财、租赁、担保、网商银行等各类金融服务的资产配置和融资服务功能。“也就是说,‘十二五’期间,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行业的重点,也是财富管理机构的机遇。”这位老总认为。
中国房地产投资基金联盟副会长单位德信资本董事长陈义枫告诉记者,注册在案的独立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远不止这些,很多机构是以投资管理公司为名设立的,到目前为止至少已超过50家。如果把一些银行的私人银行设立的财富管理部门,以及目前正凭借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纷纷加入的一些房地产中介机构的财富管理部门也计算在列,这个数据可能接近100家。目前,恒天财富、展恒财富、中天嘉华等机构凭借其出众的募集能力已经成为业内第一梯队,拥有了稳定的客户资源。
在分析深圳财富管理行业兴起的原因时,陈义枫说,一来深圳发达的金融产业及独有的证券交易所(除上海外)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资金,深圳早已成为全国的资金洼地,财富规模庞大;发达的产业也提供了高质量的金融人才;二来深圳邻近香港,而香港是举世闻名的金融中心,来自香港的财富管理机构带着全球金融服务理念进入深圳,为深圳带来了财富管理的先进意识;三是深圳本地的投资者也因为地理优势而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本地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与意识也相对超前。上述因素推动了财富管理行业在深圳的迅猛发展。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