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20日起,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4天最大波幅接近1%的跌停下限,创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今年以来的新低。种种迹象显示,在经济基本面无改善的背景下,国内资本外流的情况仍在持续,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高峰期。
“近期不断有客户希望将资产转移至海外,”诺亚财富首席研发官连凯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从去年开始,他手中的客户向他透露更愿意配置一些避险资产:比如美国房产等,而种种迹象显示国内资金正加速外流。
七成企业延迟结汇造成美元短缺
“银行告诉我们购汇手续基本完备,但美元到账要延后,”在东莞做了多年进出口生意的王锡宇最近有点烦,为了进口一批红酒,7月中旬他开始多次往返各大银行购入美元。以往合作顺畅的银行忽然加长了审批时间,好不容易完成审批,银行却告诉他美元资金到户时间可能要延后。“这种情况在国家放松外汇管制后就非常少见,难道银行也缺美元?”王锡宇颇有不解。
早在今年6月中上旬,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就显示全球面临美元短缺的问题,该报告表示,各国央行正以2004年以来最快的步伐重组外汇储备,大手买入美元。全球央行已经购入了4.8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但各国私人银行和企业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预计这些私人机构需要仍增持两万亿美元资产,这一缺口远高于2008年的4000亿美元。
中国企业对美元同样情有独钟,“能留的尽量留了,我们甚至希望全部都不结汇”。奥康鞋业国际贸易部分管出口的负责人李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国外私人机构不同,中国由于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美元升值的预期,导致大量美元资产集中在进出口贸易公司手中。
“从三四月开始我们就尽量把外汇留在手中,”与奥康鞋业采取同样外汇策略的东莞家宝制衣董事长刘长福表示,其实当时人民币兑美元还是一直处于上涨势头,三四月间甚至走出7连阳的态势,但人民币汇率远期市场却走势反复,不时有连续走低的状况。“财务顾问建议我们中止远期锁定汇率的订单,并延长结汇时间,”刘长福告诉记者。以往在人民币升值期间,国内的进出口企业通常会在收到外汇结款时,第一时间结汇。但现阶段持有外汇的企业正不断增多。
“以往很多客户在签下订单后,会马上在银行办理远期结汇,以此来锁定结汇价格,并保证收益。但现在这类型的结汇模式越来越少,几乎比年初少了70%,”一位国有银行国际结算部的人士表示。7月24日,国家外管局公布的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显示,今年6月中国结售汇逆差达35亿美元,这是4月出现逆差后再度出现大额结售汇逆差。与此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银行代客远期结汇签约105亿美元,远期售汇212亿美元,远期净售汇107亿美元,这显示未来企业或者个人持有美元会更多。
另一方面,外管局的数据显示,企业境内外汇存款快速上升。去年10月至今年6月,增幅接近60%。持有外币的企业纯粹在坐等美元升值吗?
7月20日开始,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开始大幅波动,这是今年4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将汇率波动幅度扩大到1%后的首次,而且在其后的连续四个交易日中,最大波幅都接近这一跌停线。截止到7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下跌317个基点。
与此同时,由于欧债危机的蔓延和全球经济的低迷,导致避险资金纷纷流入美元市场,推动美元指数走高,美元不断升值。7月24日,美元指数突破高点,2010年以来首次站上84.00点。
最新公布的6月份PMI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均出现明显下降,并且均在50的临界线以下,这表明中国经济仍呈下滑态势,这也导致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加强,让国内企业抛弃人民币,持有美元的动力倍增。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