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资转向
为什么温州选择此时积极申报试点。
上述知情官员直言,温州民间分散资金充裕,但土地等要素资源稀缺,投资不易落地,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小企业关停不少,很多人投资实业受挫。而医疗健康产业占地不多,人力资本密集,渐渐得到资本青睐。
当地政府也意图引导民资逐渐投向卫生等公共领域。该官员介绍,目前温州平均每千人床位数才达到3张,而省里的要求是4张,在其它一些高端医疗方面也存在供给缺口,因此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还有很大空间,温州希望通过高层次试点,推动这一过程。
公开数据显示,温州民办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已达全市的18.7%,逼近此次新医改提出的民营医院床位在2015年前占比20%的目标。
和名声在外的福建莆田人以承包医院或科室起步有所不同,温州人办医院喜欢自己干。上述官员介绍,截至今年初,全市民间资本办医投资已达18亿元,开办了16家综合性医院、41家专科医院。2011年业务收入总额7.18亿元,占全市医院业务总收入的6.7%。居浙江首位。
鉴于已有的经验和民间资本量,温州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酝酿社会资本办医方案,“前后往复20多次,才于近期上交卫生部。”
“如能落实,温州此次方案将成为全国对民资办医开口最大的。”温州康宁民营医院院长管伟立称。
鼓励入股公立医院
浙江省上述知情官员直言,温州下一步将对有关文件进行集中清理,从机构设置、执业监管、技术准入、设备配置和人力资本等方面放开社会资本参与医院投资的准入限制。
在投资方向上,针对温州实际情况,将会引导社会资本重点进入高端、特需性质的妇幼保健、老年疾病、康复护理、肿瘤、口腔、精神等领域。
在投资方式上,除了新办营利性医院、非营利性医院之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的改制重组和收购兼并,“近期全国社会事业发展工作会议曾提出,社会事业可以探索公私合营、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多种形式,我们觉得医疗领域应可大胆尝试。”上述官员介绍。
在人事福利等方面,也将进行通盘政策创新,促进医生流动。
上述官员透露,方案草案中,将突破对医院人员支出的比例限制。目前一般规定公立医院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即津贴和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等)不得超过全部业务收入的25%,“为吸引人才,我们希望对民营医院把上限放宽到30%及以上。此外,将规定医院按当年业务收入1%的水平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帮助人才成长”。
对于跳槽去民营医院之后又回流的公立医院在编医生,温州打算通过简易程序恢复他们的事业单位身份。
对于民营医院中的卫技人员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方案草案中,将规定允许按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参保缴费,考虑由财政出资按照事业单位标准购买养老保险,“这笔钱不是按人头拨付,而将在考核业务量、业务指标完成情况等之后,以床位费等名义发放”。
上述官员坦陈,上述规定可能并不很符合整个事业单位改革的长期方向,但可以作为短期过渡办法。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