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日本企业在中国大陆这一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积极拓展业务,他们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中来。
来自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数据显示,今年到目前为止日本企业通过发行点心债券共募资人民币34亿元(合5.34亿美元),规模约为去年同期的三倍。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以欧元计值的债券发行完全停滞,原因是投资者对收益率偏低的债券资产需求疲软,以及发行方将募得欧元资金兑换为日元的成本较高。
近年来日本企业加快了海外投资步伐,主要是受日元汇率走强挤压利润空间以及国内需求疲软影响。去年的核危机导致日本未来的能源消费情况存在不确定性,增大了企业在日本以外地区建设产能以及为相应的产能扩张寻找融资的急迫性。
中国是日本企业的重点关注地区。来自日本财务省的数据显示,去年来自中国的收益在日本海外投资总收益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自2007年以来中国在日本海外投资收益中所占比重扩大一倍以上。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的收益率目前约为11%,较欧洲或美国高出约四倍。
引领日本企业大举进入点心债券市场的是欧力士(Orix)和日立资本(Hitachi Capital)等融资租赁公司,它们通过购买机械设备并将其租赁给银行贷款成本较高的客户使资金跨境流入中国。
近几个月来,此类套利空间趋于缩窄,因中国下调利率并鼓励银行扩大放贷规模导致香港人民币存款规模增速放缓。但东京摩根士丹利三菱日联证券有限责任公司(Morgan Stanley MUFG Securities)的一位债券市场银行家表示,为支持在中国境内业务增长而产生的离岸人民币需求“料将持续存在”。
与此同时,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以中国餐厅提供的玲珑小食命名的点心债券仍有吸引力。
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Merrill Lynch)驻香港分析师米歇尔•巴罗(Michele Barlow)表示:“在一个渴望高收益的世界里,持有这些债券的回报率很可能仍将具有吸引力。”
以上趋势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支持。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日本政府同样也支持更多的人持有人民币。
两年前日本政府表达了对中国债券市场封闭特质的不满,称中国政府在购买日本政府债券的同时却不提供互惠对等市场准入的做法是“不正常的”。
日本计划通过国有国际协力银行(Japan Bank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简称JBIC)成为首个在中国大陆募集人民币资金的主权国家。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内地发行过人民币债券的海外机构仅有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和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这两家机构都是不属于单独某个国家的国际机构。
JBIC目前仍在与中国财政部就债券发行的时点进行商议。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希望确定JBIC的募得资金能够用于合法、非投机性的目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